新春走基層
開欄的話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今年這個新春,格外令人期待。城市鄉間,有多少貧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路,有多少村居舊貌換新顏;追夢路上,有多少理想在奮斗中成就……本報即日起開設“新春走基層”專欄,海南日報記者將深入各地基層實地采訪,用一個個鮮活生動的場景與畫面,為讀者講述一個個來自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以及改革發展一線的故事。敬請讀者關注。
精心打造美麗鄉村,夯實村莊發展基礎,黨員帶頭轉風氣,村民致富勁頭足
樂東抱班村“內外兼修”促振興
以“脫貧攻堅+特色產業+民宿”模式打造美麗鄉村,讓抱班村舊貌換新顏。本報記者 武威 通訊員 陽江華 攝
記者 梁君窮
1月18日下午,來到樂東黎族自治縣萬沖鎮抱班村,只見寬敞的水泥路串聯起一間間彩繪新屋。這個剛剛摘帽的深度貧困村,與海南日報記者3個月前來訪時又有了一番新變化。
走入貧困戶邢總市家,主人笑語相迎。“黨和政府的幫扶,讓我們村大變樣,今年我們家能過個好年了。”盡管二層小樓還未裝修,只是拉了水電便住了進來,但邢總市高興之情卻溢于言表。
“我家7口人,年邁的父親每月打針吃藥,3個孩子在上學,我腰間盤突出干不了重活,弟弟還沒有娶媳婦。”邢總市指向屋外一片空地,向海南日報記者描述說那曾有間30平方米的鐵皮房,他們全家在里面住了好多年,“渴望一間寬寬的房子,盼望了一年又一年,如今終于住進新房了。”
對于日子是怎樣變好的,邢總市的妻子盧玉美每個細節都記得清楚:“發種苗,教技術,辦醫保,幫扶建新房,還引導我家加入產業合作社……”
2018年,通過以扶貧專項資金入股金菠蘿專業合作社,邢總市家獲得近3萬元分紅。他在村里百香果專業合作社務工,每日還有130元工錢。
“房子沒有馬上裝修,是因為我們村今年要創建旅游扶貧示范村,我想把二樓改造成民宿,這又能增加一些收入咧。”邢總市想到今后的生活,高興地說。
離邢總市家不到100米,兩座氣派美觀的建筑在村口朝南而立,仿佛是張開擁抱客人的雙手,這是該村的游客接待中心。2018年,樂東縣委、縣政府整合扶貧、美麗鄉村建設資金900萬元,以“脫貧攻堅+特色產業+民宿”模式,精心打造抱班美麗鄉村。抱班村駐村第一書記周德劍介紹,688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剛剛建成,村道硬化、路燈安裝、地下管網鋪設、污水處理站建設等工程也已經完工,抱班村正努力做好開門迎客的準備。
從游客接待中心出來,向村后走去,沒多遠便看見一個百香果園,園中果苗長勢正好,幾位工人在彎腰除草。同行的村黨支部書記劉美燕介紹:“過去村民‘沒事喝一頓,有事喝三頓’,2016年以來村黨支部通過抓黨建,強班子,以黨員帶頭轉風氣,村里嗜酒之風消除了,有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到百香果合作社務工。”
對于民風的轉變,抱班村幫扶責任人邢福特感觸更深。“我的幫扶戶邢國民,一個單身中年人,過去酗酒,無志氣無目標。真沒想到他后來把酒戒了,天天到百香果基地打工賺錢。我鼓勵他好好學技術,以后自己種植百香果,等有錢了,把老婆娶回來。”邢福特高興地說。
抱班村是黎族村莊,曾經茅草房連片,貧窮凋敝的形象與蒼翠的青山形成巨大的反差。如今漫步村中,只見民居嶄新、道路寬闊、村容整潔,便民服務中心、鄉村衛生室、淘寶店也設到村子里,集中式供水池、污水處理設備、移動通訊設備一應俱全。
村委會辦公室內,一位返鄉大學畢業生在整理文件。“老百姓的生活方便了,生活質量也提高了,開始有本村的年輕人回來。今年還將支持農民、返鄉農民工、大學畢業生創辦美麗鄉村民宿,發展林下經濟,幫助村民增收。”說這話時,劉美燕望向窗處,目光所落之處,群山疊翠,顯出無限生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