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1月15日電(記者王飛航)記者從山西省扶貧辦了解到,山西58個貧困縣的2563個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2018年完成造林285.5萬畝,帶動5.2萬貧困社員獲得勞務收入近4億元,人均增收7000元以上。
山西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在呂梁山、太行山和北部高寒冷涼山區,生產生活條件差,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水土流失嚴重,森林覆蓋率較低,深度貧困與生態脆弱相互交織、互為因果,全省58個貧困縣中有41個是國家和省限制開發的生態主體功能區。
為此,山西近年來積極組建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把生態治理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讓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在植樹造林中增收脫貧。
“我們這兒適合種樹的時間是3個多月,一般的勞動力3個月能種30多畝地,一畝地能掙300元,這樣一個人能有近萬元的收入,僅此這一項,就能讓一個三口之家脫貧。”大寧縣曲峨鎮白村貧困戶馮還堂說,“我2018年種樹就掙了10000多元,以前是要我種樹,現在是我要種樹。”
數據顯示,2018年,山西省58個貧困縣的2563個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參與造林285.5萬畝, 共獲得勞務收入8.5億元,其中5.2萬名貧困社員獲得勞務收入近4億元,人均增收7000余元。
山西省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各地要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全方位參與造林營林、管林護林和經濟林管理,實現由“平面參與”向“立體參與”轉變,不斷拓寬生態扶貧之路。
?
?
相關鏈接:
“點面結合”破解扶貧貪腐問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