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我計劃投放一批蟹苗,就到氣象局定制了相應的氣象短信提醒。結果在打算進蟹苗的前一天,接到一條短信,告訴我說明天將有大雨。這可不得了,雷暴雨前水里缺氧!我于是馬上推遲了投蟹苗的計劃,至少避免了幾萬元的損失。”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蟹農老張說,量身定制的預報信息,使他得到了實惠。
吳中區有2萬多名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這種包含農事建議的氣象預報預警短信已經對他們實現了全覆蓋。根據天氣情況變化,區氣象局每個星期至少發兩次短信,開展碧螺春茶葉、枇杷種植、大閘蟹水產養殖等特色為農服務,在關鍵農時如新茶開采、梅雨季節以及災害性天氣來臨前,確保農戶得到及時準確的天氣信息。東山鎮被中國氣象局認定為“第一批標準化氣象災害防御鄉(鎮)”;吳中區入選全省14個省級標準化氣象為農服務縣(市、區)。
預警信息“發得出”,老百姓“收得到”,才能產生良好的趨利避害效果。今年5月,江蘇省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正式上線運行。這個平臺為省市縣一體化架構,13個設區市、56個縣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管理機構接入使用率達到100%,為構建全省預警信息發布體系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初步形成了省政府組織協調、氣象部門承辦落實、多部門協作推進、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
記者看到,在江蘇省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上,開發了15類發布渠道,能實現一鍵式發布。面向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等決策用戶,通過12379預警服務號碼、10658氣象短信號碼發送預警短信。面向公眾用戶,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建成微博、微信、網站、APP四類官方發布渠道,實現實時發布。面向電視臺等媒體,在通過預警短信直接發給相關人員的基礎上,還自動以客戶端軟件、傳真、郵件、語音外呼等方式傳送預警信息,讓其快速轉發。
發布一條氣象預警信息,原來需要25—35分鐘,現在通過一鍵式發布,只需要3—5分鐘,速度提升了7—8倍,有效提高了預警信息發布效率。
氣象預警信息正在更加快捷地進入千家萬戶,努力比災害跑得更快一些。蘇州吳江區在試點通過廣電數字機頂盒,實現氣象預警信息的有線電視全覆蓋。蘇州太倉市在試點開展以“戶”為單位,快速發送氣象預警手機短信,以克服短信全網發布耗時過長的不足,大幅減少短信發送量、提高預警效率。蘇州全市5183個應急高頻大喇叭和430臺戶外顯示屏,已經納入氣象預警信息傳播系統。
?
?
相關鏈接:
國際帆船大獎賽中國船隊精英招募計劃啟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