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11月初,新浪微博上關于“艾滋病渣男炫耀又感染一名大二女生”的話題引起熱議。標題中的男子是一名艾滋病患者,其故意傳播艾滋病的行為引起公憤。
       
     您當前的位置 : 黃燈籠辣評>獨家辣評>

    故意傳染艾滋病應負法律責任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8-11-27 11:58

      11月初,新浪微博上關于“艾滋病渣男炫耀又感染一名大二女生”的話題引起熱議。標題中的男子是一名艾滋病患者,其故意傳播艾滋病的行為引起公憤。這種行為不僅是道德問題,更是法律問題,應引起重視。

      首先,這個名為“動物無常”的患者被傳播艾滋病病毒后,選擇的不是維護自己的權益,也不是去治療,而是把自己的不幸惡意報復到他人身上,甚至大肆炫耀,這是在公然挑戰社會的道德底線和法律紅線。任何苦難和不幸都不能成為戕害他人的借口,這種禽獸不如的行為讓所有有良知的人為之憤怒。

      面對此種惡劣行徑,僅靠道德指責已經失去實際效用,現在最重要的是確認事實真相,一旦事情被證實,司法程序應及時介入,依法嚴懲。《艾滋病防治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明知自己患有艾滋病或者感染艾滋病病毒,不采取防范措施與他人發生性行為,而使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構成故意傷害罪(重傷)。這種行為需要從刑事層面考量。

      另外,在憤怒的同時我們必須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毋庸置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需要幫助,相關組織也做了大量工作,并且還在繼續努力。但總體來講,這個群體在社會中是受到歧視的,得不到公平的對待。患者在患病后感到無助,沒有人提供心理疏導和相關的幫助,個人的孤獨感和無助感,很容易引發心理問題,導致惡意報復的行為發生。

      所以,正確認識和預防艾滋病非常重要。近年來,艾滋病防治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與2017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4%,其中,性傳播占比高達93.1%,而讓人擔憂的是,感染者中青年學生人數不斷增加。面對復雜、嚴峻的艾滋病防治形勢,面對這一事關公眾心理感受和身體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我們要加強社會宣傳力度,讓人了解感染艾滋病的原因及后果;其次,年輕人好奇心重,很容易因獵奇心理不慎跳入“火坑”,因此,學校也應重點加強艾滋防治教育,同時發布防治艾滋病公益小組的聯絡方式,萬一發生問題,也可以及時找到這些組織尋求幫助。此外,要嚴厲懲戒惡意傳播、感染艾滋病的丑惡行徑。還有最重要的,我們應吸取他們的教訓,做到潔身自好。(李婷婷)

    [來源:海口網] [作者:李婷婷] [編輯:胡愷睿]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