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熱水一個APP,發學分一個APP,跑步一個APP,連接無線網絡一個APP,刷網課一個APP……據報道,在一些高校,一些打著“智能便捷”“強制使用”“學分掛鉤”旗號的手機APP逐漸編織成一張網,將許多大學生裹挾其中:有的粗制濫造,存在不少漏洞,還有的投放各類奇葩廣告。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高校無論是自行研發還是與商家合作研發校園生活服務類APP,這本身并無不可,但其初衷應當是方便師生的校園生活,提高為師生服務的效率,而不是給師生的校園生活添堵、帶來麻煩,這是高校應當堅持的底線原則。
但是,在實際管理和運營中,一些校園生活服務類APP卻出現了過度傾向,處于一種泛濫成災的狀態,給師生的校園生活帶來了明顯不便,讓這些APP嚴重變味,成了學生的負擔。同時,一些校園生活服務類APP包含大量商業性內容,很多商業廣告夾雜其中,很容易導致使用者個人隱私信息泄露。
筆者認為,校園生活服務類APP應回歸初衷。針對其泛濫成災的現象,應當對不同功能的APP實行必要的合并,讓類似選課、跑步、打熱水等學習、生活服務在一個APP上就能實現,這在技術上并不是一件難事。
同時,校園生活服務類APP還必須保持其公益屬性,不能附加太多商業廣告,應當僅限于滿足師生的校園學習和生活。如果引進外部企業的商業性APP,則應當交由師生自主選擇,保障師生基本的選擇權,不能強制要求師生下載、使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