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經過10年發展,一年一度的“雙11”已發展成為國人的購物狂歡節,各大電商平臺、品牌官方網站、實體店紛紛推出算法復雜、玩法各樣的折扣套餐,讓消費者眼花繚亂。
       
     您當前的位置 : 財經股市>

    他們在“雙11”沒有買東西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8-11-12 15:46

      優惠套路多,耗時又耗力;擔擾物流慢、質量難保證

      他們在“雙11”沒有買東西

      “這個牌子的香皂網上超市9.9元4塊,沒有折扣,但加上要買的其他洗護用品,可以湊滿199元減35元;品牌旗艦店提前付10元定金的話到手價42.9元,24塊,店鋪滿199元減20元,跨店每滿400元減50元……”11月10日一早起來,家住北京市豐臺區的王女士就開始計算網站購物車里的商品,越算越煩。“想著‘雙11’便宜,不想浪費任何折扣,結果就是越湊越多。”最終,王女士放棄了湊單計劃。

      經過10年發展,一年一度的“雙11”已發展成為國人的購物狂歡節,各大電商平臺、品牌官方網站、實體店紛紛推出算法復雜、玩法各樣的折扣套餐,讓消費者眼花繚亂。

      今年“雙11”,盡管各大平臺交易額都有較大幅度增長,但《工人日報》記者采訪發現,有不少人選擇避開這一節點購物:套路太多,物流又慢,不想湊熱鬧了。

      比價、湊單占用很多時間

      打開各大電商平臺,活動折扣的廣告填滿用戶視線,不同商品、店鋪參加的滿減活動五花八門。像王女士一樣,本想著湊單買香皂,但轉眼發現更便宜的店鋪,繼而開始湊另一個購物單,如此反復比對刪減、越買越多已經成為大多數人參與“雙11”活動的購物狀態。

      “按商品分量比對完不同家的價格,還要考慮多買是否便宜、定金抵多少、店鋪內是否有優惠券、跨店滿減要湊多少……這幾年‘雙11’的玩法越來越多,往往湊單選貨要花費不少精力和時間。”已經連續7年在“雙11”囤貨的小趙告訴記者,往年一進11月份她就會列出清單、加購物車,僅是比對、湊單就能占用11月上旬的大部分零碎時間。“費時、費精力不說,往往結果就是買了很多并不需要的東西,也沒有省下多少錢。”小趙說,去年“雙11”她在網上為湊單買了3箱紙品,到現在家里還有一箱沒有開封使用。

      今年11月初,她已經下單了急用的商品,沒有再花時間和精力研究“雙11”折扣。“平時店鋪促銷活動很多,不一定非要集中到一天來買。”

      “感覺周圍不少人也都懶得研究算法了,需要什么買什么。”本身就是從事市場營銷的王女士表示,過度的營銷手段會造成消費者審美疲勞,品牌方和電商平臺應更注重活動方案的優化,力求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購物體驗。

      先漲后降套路深

      “有沒有人發現店里的樂高在漲價?”11月10日,有網友在淘寶某玩具店店鋪群中留言。原來,該網友早早看中了店中兩款樂高玩具,考慮到“雙11”店家會參加滿減折扣,準備11月11日當天下單。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雙11”活動價竟然比原來日常價格還要高。該留言引起了群友熱議,另一網友同樣表示:“看中的商品前兩天還是446元,當時店鋪已標明每滿200減20,今天一早就變成495元了。這不等于沒有便宜?”

      面對客戶質疑,賣家給出了解釋:客戶在購買多個商品或參加多個店鋪間跨店滿減,得到的優惠力度更大。但單獨購買一件時,與平時價格確實差別不大。

      記者觀察發現,這樣先漲后降的套路十分常見:某款餅干平時價格18元,“雙11”前漲到37.6元,參加“雙11”活動后到手價18.8元;某店車載手機支架10月活動價15元,“雙11”價格為22元……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為了趕在節點增加人氣和銷量,不少薄利店鋪也會參加“雙11”滿減活動。為了補足利潤,店鋪會采取先行漲價的方式,如果消費者不了解或沒有算好折扣套餐,很容易買到比平時更貴的商品。

      擔憂物流慢、質量難保證

      “先前看到一款飾品,平時兩天內發貨,趕上了這兩天,10天內發貨。”和去年一樣,張女士今年仍然沒有選擇在“雙11”期間購物。

      一家服裝類網店客服表示,“雙11”期間不僅店鋪銷量大,訂單多,合作的工廠也接受大批訂單。盡管兩邊都已加派人手,但仍難以在集中的商品制作、供貨、發貨期保證所有訂單像平日一樣正常發貨,只能將發貨期延后,每年都會遇到“雙11”下單客戶催貨的情況。

      “不僅是發貨,物流也慢,平時兩三天就能收貨,‘雙11’可能要等到11月底才能收到快遞。”張女士表示,相比于價格,她更注重網絡購物的便捷及時。

      除了物流難以保證外,促銷商品的質量同樣令人擔憂。一位紡織品質檢行業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每年從8月開始,不少品牌的質檢量增多,開始為“雙11”期間的銷售趕貨。“工廠的生產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產品的質量造成影響,尤其是一些小微店鋪,包括網紅服裝店等”。

      “一些商品的價格折扣很大,確實擔心產品的質量問題,會不會是商家借機出售有瑕疵、破損的商品。”張女士同樣對記者表達了顧慮,“而且有些特意標明折扣優惠不予退換貨,如果真買到了有問題的商品,后續也難以維權。”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參與“雙11”搶購的受訪者大多注重購物體驗。不少消費者表示,節省下的錢相當于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反而更不劃算。他們呼吁:商家不應僅注重價格戰,更應提高購物體驗,打好服務戰。(記者 郝赫)

    ?

    ?

    相關鏈接:

    “雙11”十年:見證我國消費升級變遷
    天貓雙11 海南人半天“剁手”8.2億元 看看大家愛買啥?
    歷時15小時49分,天貓雙11打破去年銷售記錄
    虛構原價、悄悄提價…警惕“雙11”低價背后的陷阱

    ?

    相關鏈接:
    虛構原價、悄悄提價…警惕“雙11”低價背后的陷阱
    歷時15小時49分,天貓雙11打破去年銷售記錄
    天貓雙11 海南人半天“剁手”8.2億元 看看大家愛買啥?
    “雙11”十年:見證我國消費升級變遷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郝赫] [編輯:胡愷睿]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