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不足 支出成本增加 公司戰略調整
海南4家企業摘牌新三板
新三板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陣地之一。但2018年新三板出現“千股摘牌”的現象,掛牌企業紛紛退出引發市場熱議。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18日,今年以來已有1121家新三板公司摘牌,平均每月超過100家,數量創歷史新高。相比之下,2017年、2016年摘牌公司總數分別僅為709家、506家。
而從海南市場來看,截至目前,已摘牌的企業有4家,分別為權天股份、海航技術、新華正達和華良物流,2家企業申請摘牌,分別是天涯社區和明盛達。
在已摘牌或正申請摘牌的6家企業中,大部分表示,公司戰略調整是摘牌主因。
而明盛達在摘牌申請中直指流動性問題,公司認為目前掛牌公司股票流動性低,投資者投資意愿不強,不利于公司融資和資本運作。另外,掛牌期間各項成本上升加重了公司負擔。根據公司經營發展戰略規劃,公司近期發展重點是控制經營成本,整合經營資源,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未來更好地體現公司的市場價值。
記者統計發現,在已摘牌或正申請摘牌的6家企業中,只有天涯社區和華良物流在掛牌期間進行過定增。
“部分公司因市場功能或資本運作未達預期、基于成本收益考量選擇離場。”大國泰君安證券海南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劉廣宇表示,部分公司因未披露年報、半年報而被強制摘牌;一些企業因籌劃IPO、被并購或公司戰略調整等原因選擇主動摘牌。
流動性不足,融資功能未達預期是企業摘牌的一大因素,而支出成本增加也是不容忽視的原因。海南某券商機構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企業從申請到正式掛牌新三板所需要的費用大概在200萬元左右,每年的持續督導費為20萬元-25萬元,此外還有會計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的花費,每年的維護成本至少約50萬元。
也有一些企業摘牌是出于戰略調整的原因。金元證券新三板業務負責人李龍筠表示,赴境外或其他市場上市也是導致企業從新三板摘牌的原因。企業在境外上市有上市門檻低、審批流程快、融資渠道多、市場化運作等優勢。近年來,阿里巴巴、愛奇藝、小米等不少企業紛紛赴境外上市,可見其吸引力。
有業內人士稱,“千股摘牌”雖然看似規模較大,但是就新三板的發展來講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不會影響新三板的長遠發展。長江證券海南分公司企業金融部總經理曠青春表示,掛牌企業摘牌是正常的市場出清,有利于實現優勝劣汰,提升市場運行質量。
而針對新三板融資問題,全國股轉系統新聞發言人表示,下一步新三板將以提升市場融資功能為核心,一方面滿足優質掛牌公司日益增長的大額融資需求;另一方面不斷優化現行融資發行制度、豐富市場融資工具,持續推動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
相關鏈接:
海南赴南京舉辦共享農莊推介活動 與3家企業簽約
政務開放日市民感受智慧工商 新設企業發放電子檔案
海南企業哪家強?最新瓊企100強名單公示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