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環保世紀行
調研組赴三亞調研一次性塑料制品監管和回收處理情況時發現:
部分群眾對“禁塑令”的知曉度低
8月20日起,全省一次性塑料制品污染環境情況調研暨2018年海南環保世紀行調研組將赴三亞、保亭、海口、定安、臨高5市縣開展專題調研活動。20日,調研組來到三亞市,依次前往第三農貿市場、旺毫超市、妙林田洋河金雞嶺農貿市場等多地開展實地調研,了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監管情況和農用地膜、包裝袋及農藥瓶等回收處理情況。
近年來,三亞政府部門積極推進“禁塑令”,不斷加強對市場上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監管力度,鼓勵群眾重復使用塑料袋或用環保布袋購物,并要求低于一定厚度的不合格塑料袋不能出廠。
然而,通過實地走訪、街頭訪問等形式開展調查,調研組成員發現,部分當地市民和商家對“禁塑令”的知曉度低,支持力度不足,“禁塑”還需凝聚社會共識。
“買東西時,我通常裝進塑料袋就提走,從沒注意過上面有沒有環保標志。”在金雞嶺農貿市場,市民王林在購買瓜菜之后,隨手拿起賣家提供的塑料袋,并沒有檢查其是否為可生物降解的環保塑料袋,便匆匆將物品裝入其中帶走。直到調研組工作人員提醒,他才發現手中的塑料袋雖印著“環保塑料袋”的字樣,袋子上卻沒有任何環保標志,也未注明生產廠家。
這樣的現象并不少見。“‘禁塑令’雖已推行多年,但部分商家和市民的環保意識有待提高。”三亞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許多市民缺乏環保知識,難以區分塑料袋是否環保;另一方面,部分商家未認識到使用可生物降解塑料袋的重要性,為了節約成本購買不合格的一次性塑料袋。
沒有公眾的理解和支持,“全面禁塑”也難以落到實處。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三亞將在不斷加強監管的基礎上,加強對公民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的宣傳教育,形成“全面禁塑”的社會共識和輿論共識。另一方面,也將不斷強化相關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推動綠色包裝的研發、應用,為公眾提供購物車、購物袋等更多綠色可替代產品。
?
相關鏈接:
三亞成為第六屆亞洲沙灘運動會舉辦地,副市長許振凌表示“歡迎全世界朋友來三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