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親歷者說
市民拍攝的舊照片見證了亞龍灣蝶變
偏遠漁村變熱門旅游目的地
安靜的海灘上,椰子樹筆直生長,幾位帶著草帽的婦女背著竹筐坐在樹下休息,不遠處,駛來一輛三輪摩托車……一張攝于亞龍灣的黑白照片,迅速將三亞市民孫清的思緒帶回到20多年前:“這就是上世紀90年代初的亞龍灣,你能想象得到,短短數十年,這片沙地變成了酒店林立的度假區嗎?”
年過五旬的孫清,是一名攝影師,多年來拍攝了不少三亞的照片,用影像記錄著三亞的變化。這些珍貴的老照片被孫清小心翼翼地翻拍、儲存進電腦里。采訪時,海南日報記者點擊鼠標,翻看一幅幅關于亞龍灣的照片,迷人的沙灘、成片的椰林、蜿蜒的小路、田間的村民……這些都是孫清鏡頭里捕捉到的過去的亞龍灣。
“從前去亞龍灣沒有路,為了進灣區拍照,我騎著摩托車翻山越嶺,穿過叢林、泥路,從三亞市區到亞龍灣要花5個多小時。”孫清回憶道,亞龍灣當時就是個偏僻的小漁村,交通閉塞,村民靠出海打漁、種菜為生。
而今,孫清的相機從原來的膠卷相機變成單反相機,再去亞龍灣取景拍攝的感受已儼然不同。沙灘上游人如織、海岸邊酒店云集,孫清記錄下亞龍灣從昔日小漁村逐步變成了熱門旅游目的地。
變化,呈現在孫清的攝影作品里,還體現在百姓的生活中。亞龍灣附近的博后村,曾經是一個生產生活方式落后的村子,由于臨近海灘,農田逐漸成為無法種植的鹽堿地,耕地撂荒了一年又一年,給當地村民帶來煩惱。“在政府、企業的幫助下,我們發展起玫瑰種植、休閑觀光產業,通過技術改良、品種篩選、反復試驗,在鹽堿地上種出了美麗的玫瑰花,村里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了。”三亞市亞龍灣國際玫瑰谷育苗工人李玉梅說。
?
?
相關鏈接:
三亞亞龍灣熱帶天堂景區發現珍稀鳥類“白胸翡翠鳥”·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