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寨港紅樹林濕地白鷺紛飛。 見習記者 李天平 通訊員 馮爾輝 攝
把東寨港熱帶風情景觀通過構造人物和景點結合生態模型,將參觀者帶入東寨港的海南特色景觀中;通過光、電結合表現的巨大沙盤模型,使用透明的地面材料,將地面污水處理模型放至地板下面,污水處理的整個過程一覽無遺,增添參觀者了解現代污水處理技術的興趣;將實時監測的污染源數據通過電子顯示板展示給進入展館的參觀者,起到環境警示的作用……未來,這些都將在東寨港紅樹林濕地生態環境監測警示教育基地得到體驗。
近日,記者從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到,東寨港紅樹林濕地生態環境監測警示教育基地項目一期基本完成,即將投入使用。東寨港保護區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以紅樹林為主的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也是迄今為止我國紅樹林中連片面積最大、樹種最多、林分保育最好、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自然保護區,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此次通過建立完善的紅樹林濕地生態實時監測網絡體系,能夠實現對紅樹林濕地區域內水環境質量全天候、不間斷、高精度監測,當監測數據異常時及時采取措施保護紅樹林,為東寨港保駕護航。
美麗的東寨港紅樹林濕地。 見習記者 李天平 通訊員 馮爾輝 攝
嗅覺更靈 及時采取措施保護濕地環境
紅樹林是海岸濕地生態系統惟一的木本植物群落,起到了海岸森林的脊梁作用,具有防風搏浪、護岸護堤、調節氣候等功能,對抵御海潮、風浪等自然災害、維護和改善海灣、河口地區生態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紅樹林還為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發育、生長、棲息、避敵場所,吸引了大量海鳥、魚、蝦、蟹、貝等生物來此覓食棲息,繁衍后代,對保護環境有著重要意義。
“東寨港保護區是以保護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及珍稀瀕危鳥類棲息地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和國際重要濕地,其生態系統是熱帶典型的特有的常綠植物群落,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生態區位極其重要,在保護區開展濕地生態環境監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東寨港保護區工程師馮爾輝說,東寨港紅樹林濕地生態環境監測警示教育基地項目可以有效聚合各獨立監測站點的水質監測信息,打破信息孤島,提高信息使用效益。實時監測站點利用智能傳感設備自動采集濕地生態信息,并通過網絡與核心平臺進行數據共享。所監測的數據結果可用于科學研究,了解紅樹生存環境水質,一旦監測到數據異常,立即排查現場是否存在污染,及時采取措施保護紅樹林。
項目建設單位海南紅樹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祝順保告訴記者,本項目為公益性項目,由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牽頭,建設與運營資金由海南紅樹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自籌,項目總投資約7600萬元,預計2020年前完成。本項目一期建設1個固定式水質在線自動監測標準站、10個可移動式水質在線自動監測站、6艘浮船式水質在線自動監測站、5個大氣負氧離子監測點;二期擬建設東寨港生態環境警示教育基地,通過圖文展示、聲光系統、沙盤模擬、模型表現等形式,展現濕地的前世今生。
東寨港紅樹林濕地內工人查看培育的紅欖李。 見習記者 李天平 攝
管得更寬 打造生態環境警示教育基地
“項目一期建設已經基本完工,目前正在抓緊進行設施設備的調試、聯網等工作。” 祝順保介紹,今后一段時期,項目組將持續對現有實時監測站點進行改造或者新建站點,逐年擴充站點數量,不斷擴大監測網絡覆蓋范圍,增加監測網絡密度,至2020年在全省范圍初步構建起較為完善的濕地生態實時監測網絡體系,建成全國首個濕地生態環境警示教育基地。
據了解,項目二期計劃建設的東寨港生態環境警示教育基地,將通過對濕地水、大氣環境的監測,使紅樹林生態環境保護區教育價值遠大于游玩價值,達到旅游教育的目的,有效保護紅樹林濕地。東寨港生態環境警示教育基地設計采用國際領先的技術手段,充分利用聲、光、電,使人在觸覺、聽覺、視覺上產生震撼效果,圖文并茂,形象直觀地模擬、演示六種污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展現東寨港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取得的成就,明確當前遇到的問題,令人銘記生態環境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
“建設內容包括警示教育展館,生態環境監控教育中心,生態環境監測教育站點。” 祝順保表示,通過生態環境警示教育基地建設,讓游客體驗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將來,監測警示教育基地還可與學校合作,對中小學生進行生態環保知識教育,強化中小學生的環保意識,打下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烙印,讓我們的下一代從小就樹立保護綠色地球的信念。
工作人員通過監測樣地了解東寨港紅樹林濕地物種情況。 見習記者 李天平 攝
看得更嚴 促進生態系統持續良好發展
“監測工作有利于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能夠促進生態系統持續良好發展,為保護區水質監測提供科學數據,發揮重要示范作用。”東寨港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設備在東寨港保護區的引進和使用,是我省乃至國內自然保護區中首次引進和應用該設備開展河流水質線上實時監測,將為保護區水質監測提供科學數據。
在監測上面,保護區歷來非常重視。今年上半年,東寨港保護區通過加強動態監測,利用數據庫和無人機等科學技術及先進手段,對保護區紅樹林、鳥類禽流感、河流水質、土壤、昆蟲等生態因子實施動態監測,有效干預和管控保護區生態資源。此外,今年年初,東寨港保護區組織海南觀鳥會、環保志愿者及保護區工作人員首次正式系統開展東寨港越冬水鳥調查監測。調查人員在同一時段,對東寨港不同區域水鳥的種類、數量及棲息環境進行記錄和統計;對東寨港保護區8處重要的水鳥棲息地,包括河流、灘涂、紅樹林等自然濕地,以及保護區周邊魚塘、蝦池、稻田等人工濕地開展全面調查,采集了照片,記錄了GPS信息,將信息進行分析整理,對影響鳥類棲息威脅因子進行評價,并形成調查報告。本次調查共記錄水鳥41種2521只。
“近年來,東寨港保護區通過強化規劃控制、推進立法保護,堅持嚴管重罰、強化環境綜合整治、開展科學修復,鐵腕治污、退塘還林,大力修復生態環境,取得了顯著成效。”該名負責人表示,保護區不僅紅樹林的面積得到擴大,水質從原來的劣IV類提升為現在的Ⅲ類,野生動植物的種類和數量也不斷增多,物種生態鏈越發穩固。
據了解,6月22日,省生態環境保護廳組織督導組前往東寨港保護區進行現場督導,實地察看了東寨港保護區的退塘還林情況、紅樹林育苗基地等,對東寨港保護區的管理工作和成效予以肯定。據悉,接下來我省將在各自然保護區推廣東寨港保護區經驗,加大自然保護區管理力度,提高自然保護區管理水平。
?
相關鏈接:
航拍海南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醉美紅樹林!海口東寨港成鳥兒樂園(組圖)
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多美?尼格買提、李思思拍照留念!
百看不厭的海口東寨港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