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龍華區新譚村貧困戶考察外地“百香果”種植項目
“取經”特色產業 拓寬脫貧思路
新譚村貧困戶及“兩委”干部外出“取經”。記者鄺曉霞 攝
為促進新譚村農業扶貧產業發展,建設美麗鄉村,8月11—12日,龍華區農林局組織遵譚鎮新譚村委會貧困戶及“兩委”干部等42人前往三亞天涯區抱龍百香果示范基地和瓊海市博鰲鎮沙美村參觀學習。據悉,新譚村將計劃引進“百香果”種植項目,讓產業發展帶動扶貧,鞏固與提升新譚村的幫扶成果。
在三亞市天涯區抱龍百香果示范基地,走在綠色滿園、掛果累累的果園內,村民們一邊參觀百香果園,一邊聽取工作人員介紹。聽到抱龍百香果示范基地作為天涯區“美麗鄉村 一村一品”精準扶貧項目,讓貧困戶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和產業化發展,大伙紛紛羨慕不已。
“種植百香果有什么技術要點?”“百香果收益快不快?”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積極詢問關于百香果的種植、培養、收益等問題。越了解,他們越是信心滿滿。
參觀過程中,新譚村“兩委”干部不時與村民們一起交流學習體會,分享對村莊發展的認識和想法。“我們要轉變觀念,認真學習和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和理念,因地制宜發展適合本村的特色產業,全村上下齊心協力,一道脫貧奔小康。”新譚村黨支部書記蔡宗蘭說。
據了解,百香果是“果中貴族”,營養價值較高,目前海南整體種植面積較少,市場供不應求。“我們經過前期調研,發現新譚村有些地比較適合種植百香果,村民們也十分愿意發展百香果產業,所以此次組織他們出來參觀學習,讓他們開了眼界、明了思路。”龍華區農林局局長王祿莊表示,未來該區的扶貧工作要通過產業項目或發展集體經濟來作為支撐,將通過項目帶動產業轉型發展,以“基地+專業戶”等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奔小康。
王祿莊介紹,下一步,將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大力培育新興農業產業,計劃在新譚村設立100畝左右的百香果產業種植扶貧項目,帶動貧困戶通過種植百香果,實現增收脫貧。“初步計劃扶持10戶有種植意愿的貧困戶,讓他們跟著合作社一同種植,合作社負責提供技術、銷路,通過增強貧困戶的‘造血功能’,打通他們脫貧奔小康的瓶頸。”
?
相關鏈接:
海口龍華區貧困戶自強不息 靠勤勞雙手還清債務摘窮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