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9北京世園會開幕還有8個多月,園區建設已初具規模。10日,媒體首次探秘世園會園區工程建設現場,中國館、國際館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植物館、天田山、永寧閣等核心建筑初綻芳容。10月底,國外展園、各個省區市室外展園、企業展園、室內展位等將啟動全面布展。
走進世園會園區建設現場,塔吊旋轉、工人忙碌,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在貫穿園區南北的山水園藝軸北端,中國館主體結構已經建設完畢,半環形的整體輪廓,像一柄溫潤的玉如意舒展于青山綠水間,兩端微微翹起,猶如鳥兒展翅一樣輕盈。在中國館東側,由94把“花傘”簇擁而成的“鋼鐵花海”也逐步成型,這是另一個核心場館國際館,它與臨近的中國館和演藝中心一起,環媯水河而立,共同組成園區核心建筑群。目前,國際館鋼結構花傘已經吊裝完成64把。未來,花傘整體以白色為主,夜間搭配燈光照明,將呈現出五彩斑斕的效果。
登上園區制高點永寧閣,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坨山、中國館、天田山等核心景觀,綠色圍擋里,工人們正在對屋面瓦進行施工。永寧閣名稱來源取自《尚書·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寧惟永”,寓意政通人和、國泰民安,融合了唐遼金樓閣建筑風格,契合北京建都始于遼金的歷史。
目前,中國館主體結構、鋼結構已施工完畢,眼下,正在進行室外的梯田堆筑、石籠擋墻,以及室內裝修和屋面玻璃幕墻施工。國際館已進入機電管線安裝和初裝修施工階段。永寧閣高平臺東側、東側門廡、東北角亭大木結構等均已結構施工完畢。植物館場館主體鋼結構完成建設,室外景觀的苗木種植和景觀小品結構已完成75%,將于下月啟動粗裝修。天田山、媯汭湖等核心景觀區綠化實施完畢,園區種植率已達85%以上,進入養護管理階段。
“世園會建設秉承綠色低碳原則,中國館、國際館和生活館均是100%綠色三星。”世園局副局長葉大華說,中國館引入地道風技術,在夏季進行空氣冷卻、冬季利用淺層土壤的蓄熱能力進行空氣加熱的通風節能措施,空調開啟時間大幅縮短,有效降低能耗。國際館屋面由94把花傘構成,花傘不僅美觀,還具備了遮陽、太陽能光伏一體化和雨水收集作用。
園區建設如火如荼,國際招展工作也已基本完成。目前,俄羅斯、英國、德國、日本、韓國、印度、上海合作組織等9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正式確認參展。國內各省區市及港澳臺地區各項參展工作穩步推進,室外展園設計方案基本穩定,展園建設初具規模。截至目前,已有23個省區市和港澳地區入場施工,整體工程進度成效顯著。
?
?
相關鏈接:
延慶世園會將展“牡丹花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