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黃河岸邊,又傳來失子后撕心裂肺的哭聲。23歲的安陽小伙在中牟縣雁鳴湖鎮南岸的河中游泳時陷入漩渦。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鄭州“水上110”:救援就是與時間賽跑 最不愿提“打撈”兩個字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8-08-04 08:51

      搜救人員將溺水者往岸上運送

      牛振西站在水邊,憂心忡忡

      水上義務救援13年,挽回90余人生命

      黃河岸邊,又傳來失子后撕心裂肺的哭聲。23歲的安陽小伙在中牟縣雁鳴湖鎮南岸的河中游泳時陷入漩渦。

      56歲的牛振西來回踱步,表情凝重,身上的T恤衫浸濕一片。

      幾天前的中午,38℃高溫。“2點8分接到119求助,可是溺水救援的‘黃金時間’只有4分鐘。等我們趕到時,人已被撈上岸了,太惋惜了。”牛振西及隊員們黯然神傷。

      成立13年,這支來自民間的“鄭州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一共打撈了375個溺亡者。

      “有困難找‘水上110’!”這句話早已聞名鄭州。然而,年年救人卻年年溺亡事件頻發,令他們疲憊不堪。同時他們還面臨著不少尷尬。那么,水上救援公益組織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記者 石闖 文/圖

      “幫著幫著,就成了‘水上110’”

      “牛隊長,中牟縣黃河段有個男孩下水游泳溺水,請速來救援。”7月24日中午,38℃高溫,正在家中休息的牛振西突然接到119電話,迅速從沙發上站了起來,一邊向外走,一邊向微信群里發出通知:“中牟縣雁鳴湖丁村,有人溺水,迅速集結!”

      “收到,馬上走!”一兩分鐘里,10多名隊員響應。作為鄭州市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隊長,56歲的牛振西說話干脆利索,對他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容不得半點遲疑。

      其實,去年7月24日中午,牛振西也是在黃河岸邊度過的。當時在惠濟區的黃河灘上,一名17歲女孩落水。他和隊友們冒著酷暑尋找,始終未找到女孩。

      他知道,這次尋找沒有希望了。因為他跟黃河打交道的次數太多了,知道黃河的“脾氣”:“黃河河道暗流多、復雜多變,水渾濁,漩渦大,流速快,河中還有很多廢棄漁網等雜物,一旦掉到黃河里,生還的希望很渺茫。”

      牛振西說,在其他水域救援的成功率可達70%,在黃河里只有20%。

      牛振西生于1962年,是鄭州市城市照明燈飾管理處的職工,愛好游泳。2005年,他聯合多名志趣相投的泳友組建了“水上義務救援隊”。13年間,他已記不清接到過多少個求助電話,參與過多少次救援了。“附近有落水的都給我打電話,甚至110都找我們。”

      “不愿提‘打撈’,也不愿稱失敗”

      在鄭州的公益圈里,牛振西是名人。馬不停蹄的救援生活,已經成了他的常態。

      “生命只有一次,溺水只差一念。”這是牛振西常說的一句話。7月23日10時55分,他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濟源的一個家長帶著10歲的孩子到野外戲水,孩子戴好救生圈后沖下大壩先下水了,家長去車里換泳衣,結果10分鐘不到,孩子就出事了。”

      “每個溺亡者背后,都留下一個悲傷的家庭。”每次出現場,牛振西的表情都很凝重,略帶一絲悲傷。“人心都是肉長的,每次看到溺水者掙扎求助的表情和眼神、溺水者家人撕心裂肺的痛哭和呼喊,咋能笑得出來?那是一條活蹦亂跳的生命啊,咋能不痛惜?”

      1974年生的劉會章是個體戶。他說,在救援隊的詞典里沒有“打撈”這個詞,大家愿意說自己是“搜救”,也不愿稱失敗,想給家屬以希望。

      2014年,救援隊在鄭州市民政局正式注冊,成為正規的民間公益組織。救援隊還與110、119指揮中心建立了聯動機制。遇到水上救援等緊急情況,指揮中心都會立刻通知救援隊。目前,救援隊已有登記隊員160多人,骨干隊員80多人,年齡最大的72歲。

      “很多隊員接受了專業培訓,擁有救護員或應急救護師資證書。”牛振西說,13年來,據不完全統計,救援隊共義務打撈溺亡者375人,成功挽救90余人生命,被授予“鄭州市優秀志愿服務組織”“河南省紅十字志愿服務工作優秀團隊”等榮譽稱號。

      善心和誤解同在 義務救援艱難前行

      相比社會上的民間打撈隊動輒上萬的費用,這支水上救援隊的特點是“義務救援不收錢物,出現意外后果自負”。這是建隊之初,牛振西就立下的嚴格規定。多年來,他帶領水上救援隊始終堅守,無論行程多遠,不管付出多少精力,未收過遇難者家屬一分錢。

      “義務救援,冒著危險,分文不取,你們圖什么?”救援隊隊員一直面對這樣的質疑。牛振西常常回答:“看到別人有困難,去幫他們一把,很正常的事兒!”不過,作為民間公益組織,這支救援隊自成立以來一直面臨著因經費不足、裝備欠缺等問題運行困難。

      牛振西說,以前急缺的聲吶探測儀已有了,但專業潛水設備、大馬力的橡皮艇、浮力馬甲等設備及拉運車輛,價格昂貴,隊員們就算自掏腰包湊錢也難以全部補齊。

      記者了解到,隊員們均自費參與救援,把私家車當救援車。有隊員手腳被劃傷,冒著危險下水把人救上來,也是自己承擔。“一旦救援,不知道多久,時間很難保證,大家就自備水和干糧,餓了吃幾口饅頭或火燒。”

      隊員大多有固定職業,很多人都曾遇到過放下手中工作就投入救援的情況。不過,令他們尷尬的是家屬的冷漠。“孩子溺水,當把人救出來后,家屬們只顧孩子,有的連句謝謝都不說。”“有時候還會遭到一連串責問,‘怎么這么晚才到?’”

      牛振西說,有時候付出很多,甚至冒著危險,聽到這些話心里不是滋味。不過,“我們圖的就是問心無愧”。

      重心已轉移

      變事后搜救為事前預防

      有人落水,如何施救?

      “手拉手救人最危險。”牛振西說,落水者處于極度恐懼狀態,會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不放,包括施救者,不懂得救援方法自己也會出事。

      牛振西說,有一次他在河岸上歇息,突然聽到有人喊救命,原來是一個中年男子體力不支,奄奄一息。他立即跳進水中,靠近落水者時安慰他保持冷靜,并抓住了他的頭發將他救上岸。

      “救援了這么多年,每年還是有很多溺亡事件,搜救不過來。”牛振西說,因此從2012年起,救援隊改變了思路,變事后搜救為事前預防。救援隊根據自身救援經驗及真實案例,編寫了“中小學生水上安全教育”課件,利用空閑到大型自然水域周邊的小學、中學、大學、社區等進行水上安全知識普及教育講座,目前已有數萬人受益。

      “前幾天,我們回訪曾做過講座的學校,令人欣喜的是,尚未發生一起溺亡事件。”牛振西說,這堅定了他們的信心。目前,各單位的邀約越來越多,他說將堅持做下去,“救多少人不是目標,我們的最大愿望是把更多的悲劇扼殺在搖籃里,讓我們無事可做”。

    ?

    ?

    ?

    相關鏈接:

    8月1日起國家再次提高部分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
    尋人!13歲少女海口百匯城走失 身著黑色T恤高幫運動鞋
    公交車撞入地下通道 莫斯科政府將向死者家屬發撫恤金
    千億困難“大紅包”是樸素的民生體恤

    ?

    相關鏈接:
    千億困難“大紅包”是樸素的民生體恤
    公交車撞入地下通道 莫斯科政府將向死者家屬發撫恤金
    尋人!13歲少女海口百匯城走失 身著黑色T恤高幫運動鞋
    8月1日起國家再次提高部分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
    [來源:鄭州晚報] [作者:] [編輯:楊海成]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