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信息化建設,以“互聯網+”服務群眾,建設互聯網產業城
儋州鉚足干勁精做互聯網文章
記者林曉君 特約記者謝振安
已建成全光網市,實現城區光纖寬帶網絡覆蓋率100%;市級45個部門、16個鎮、16個居、275個村(居)委會實現了“一張審批網”全覆蓋;已有188家企業正式入駐互聯網產業城,建成具有本土特色的電商平臺……這是儋州網信建設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績單”。
作為全省重要的地級市和區域中心城市,近年來,儋州認真謀劃推進全市網信事業和網信產業,將互聯網信息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七大產業之一,為加快建設海南西部中心城市提供保障。
加強信息化建設
城區寬帶全覆蓋
7月21日傍晚,家住儋州白馬井鎮的羊拜滿忙完了雜貨店的活,取出手機,連上家里的寬帶網絡,悠閑地瀏覽網頁,“以前上網還要到網吧,現在在家就能上網。”
享受到寬帶網絡便利的,不僅僅是羊拜滿一個人。近年來,為夯實信息化基礎設施,儋州加快光網建設,全市的信息基礎設施整體水平躋身全省先進行列。
儋州工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儋州已建成全光網市,城區光纖寬帶網絡覆蓋率、城區4G信號覆蓋率、行政村光纖寬帶網絡覆蓋率、行政村4G信號覆蓋率均達到100%。
儋州發力建設大數據平臺,為信息化提供數據支撐。目前已建成“南海云都”數據中心機房,率先開放政府部分公共數據,進一步推進儋州市數據資源建設,助力我省打造數據統一開放平臺。
儋州市委書記袁光平表示,儋州要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創造一流營商環境,大力推進光纖寬帶網絡、4G信號網絡向農村地區延伸,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市自然村、農墾連隊光纖寬帶網絡及4G信號覆蓋率達100%。
“互聯網+政務”服務百姓
近些年,儋州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上持續發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如今在儋州,“數據跑腿”代替“群眾跑腿”早已不是新鮮事。
記者了解到,儋州推行全省行政審批一張網應用,建立“網上受理、限時辦結、在線監督”的信息化審批模式,規范審批業務流程,實現政務服務平臺互聯網申報,網上全流程陽光審批,審批環節全流程公開透明。
截至目前,儋州市級45個部門、16個鎮、16個居、275個村(居)委會實現了“一張審批網”全覆蓋,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全市市、鎮、村三級政務便民服務體系已基本建成,并實現全省聯網。
儋州在全省率先將“一張審批網”延伸至各居居民服務中心,授權16個農墾居使用“一張審批網”辦理鎮級服務事項。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儋州市級審批部門共受理業務30649件,辦結28776件;16個鎮級政務服務中心受理9469件,辦結9546件(含部分去年底受理的辦件)。
儋州還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模式,全面開展“不見面審批業務”。去年,全市市、鎮兩級“不見面審批”事項共899項,占事項總數1115項的80.63%,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目標要求。
配套電商服務站
互聯網產業風生水起
去年,在得知家鄉正在建設互聯網產業城后,28歲的儋州青年鄧海鵬毅然辭去工作返鄉創業,成立了海南歡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將村民自家的地瓜、蜜柚、跑海鴨蛋等優質土特產拿到電商平臺上銷售。經過短短一年時間的發展,公司目前每月網絡交易訂單逾1000筆,今年6月份營業額達150多萬元。
儋州完善電商體系建設,不斷提升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截至目前,已建成市、鎮、村三級農村電商服務站218個,實現1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電商服務站全覆蓋。
此外,儋州以“互聯網+”為抓手,加大招商力度,引入一批國內外知名互聯網企業入駐儋州互聯網產業城,入駐企業涵蓋軟件研發、電子商務、數字內容、互聯網金融、大數據、服務外包、游戲動漫、文化創意等領域。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188家企業正式入駐辦公。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前幾年電信網絡詐騙猖獗的現象,儋州將繼續以“清源”“凈網”“秋風”“護苗”和“固邊”五大專項行動為抓手,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嚴打各類網絡犯罪行為,不斷提升網絡文明水平。
?
相關鏈接:
海南儋州米爛:色味俱佳 唇齒留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