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青島7月9日電(記者張旭東)記者從9日在青島舉行的第四次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會議上了解到,5年來,人民法院立足國家戰略,加強制度設計,不斷改革和完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制機制,知識產權審判體系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介紹,我國知識產權法院體系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2014年底,北京、上海、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相繼設立并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初步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知識產權專門化審判道路,贏得了人民群眾和國際社會的積極評價。
同時,我國知識產權專門化審判體系建設不斷深入。2017年以來,最高人民法院先后批準在南京等16個中心城市設立知識產權法庭,集中優勢審判資源,跨區域管轄專利等技術類案件,審判專業程度進一步提升。
陶凱元說,自2016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全國法院推進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審判“三合一”工作的意見》發布以來,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此外,知識產權審判中技術事實查明機制日益完善。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技術調查官選任工作和參與訴訟活動的指導意見,構建以技術調查官、專家輔助人、專家陪審員、技術鑒定人為主體的多元化技術事實查明機制,技術事實認定的中立性、客觀性和科學性不斷增強。
2013年至2017年,全國法院新收知識產權各類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81.3萬件,審結78.1萬件。其中,新收各類知識產權一審案件從2013年的10萬件持續上升到2017年的21.3萬件,案件總量翻了一番,年均增速超過20%。
?
相關鏈接:
海南省知識產權系統相關部門及個人獲全國表彰·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