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李先生與朋友聚餐,消費800多元,買單時,李先生發現收銀員只把他的銀聯卡在POS機上碰了一下,沒輸密碼,小單就吐了出來,連簽字都不用。收銀員解釋說,銀聯卡免密免簽功能已經把單筆限額從300元提高到1000元,這樣買單就更快了。但李先生總感覺心里不踏實,因為之前他不知道這個功能。更讓他想不通的是,銀行卡這個功能難道不能讓持卡人選擇開通嗎?(7月1日《北京青年報》)
銀行卡小額免密免簽,是中國銀聯為持卡人提供的一種小額快速支付服務,當持卡人使用具有“閃付”功能的金融IC卡或支持“銀聯手機閃付”的移動設備,在指定商戶進行一定金額及以下的交易時,只需將卡片或移動設備靠近受理終端的“閃付”感應區,即可完成支付。支付過程中,持卡人不會被要求輸入密碼,也無需簽名。
誠然,銀行卡小額免密免簽屬于一種技術創新,能減少交易手續,提高交易效率,且銀聯也采取了一定的安全保障措施,比如,謹慎選擇誠信度較高的商家進行合作,推出72小時失卡全額賠付保障服務等。但即便如此,銀行卡小額免密免簽功能的默認開通,依然讓不少人難以理解和接受,感到相關權益受到了漠視。
銀行卡持卡人是金融消費者,享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財產安全權等權益。盡管各銀行在推出銀行卡小額免密免簽支付功能時,都通過官網等媒介做了公告,銀行的銀行卡章程、領卡合約中也有銀行卡小額免密免簽功能默認開通的條款,但平心而論,注意銀行公告信息的人并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銀行沒有向持卡人進行重點提示、特別說明、事先告知,那么,很多人對此實際上就處于一種部分未知或全部未知的狀態,知情權、自主選擇權等權益也就受到了實質損害。
因此,銀行卡小額免密免簽卻不能“免問”。實際上,小額免密免簽功能的便利性和自愿性、安全性等并非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銀行仍可保留默認屬性,只是在提供具體服務時,明確提示、告知持卡人此項功能,征詢持卡人意見,讓持卡人選擇是否關閉以及免密交易的額度,這樣,就能讓持卡人在銀行卡免密消費時多一份準備、多一份踏實、多一份安全,進而推動銀行卡小額免密免簽服務進入健康軌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