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海南省委辦公廳、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海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
《方案》提出,在全省各市縣(不含三沙市含洋浦經濟開發區)鄉村范圍內(含國有農場、林區林場場部及其管護站、作業區、生產隊)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到2020年,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基本達到“干凈、整潔、見綠”,鄉村公廁“不濕、不臭、不擠”,村民環境健康意識普遍增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村莊。
2020年實現所有村莊衛生清掃保潔收運體系全覆蓋
具體的目標有:按照每500人配1名保潔員的標準,實現所有村莊衛生清掃保潔收運體系全覆蓋;所有行政村配建公共廁所(含附屬式公廁),創建椰級鄉村旅游點的自然村完成公廁建設,基本完成剩余24.85萬戶農戶廁所無害化改造,廁所糞污基本得到處理或資源化利用;所有建制鎮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到2020年,完成所有行政村及其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實施“氣化海南”專項行動,推進燃氣下鄉,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農村以氣代薪工作;到2020年底,具備條件的村莊逐步建成局域供氣管網。
到2020年,全省所有村莊開展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建設,基本完成100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工作。墾區、林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市縣統一規劃和建設考核。根據市縣經濟社會發展差異狀況,在公廁建設、垃圾分類示范、規劃編制和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區分不同目標和任務。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污水治理和改廁工作相結合,實行綜合治理,統籌推進。
將建立垃圾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
此次行動的主要任務有:一是推進農村垃圾治理,建立并完善農村保潔制度。加強農村保潔員管理,建立保潔員招聘、考核、獎懲等相關制度,結合實際逐步提高農村保潔員工作待遇。二是開展廁所糞污治理,推進鄉村廁所革命。加快“互聯網+”公共廁所建設,推廣城鄉廁所手機APP和微信公眾號應用。三是全面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以房前屋后河塘溝渠為重點實施清淤疏浚,采取綜合措施恢復水生態,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四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村容村貌。五是加強村莊規劃編制和管理。嚴格執行農村住房“逢建必報”制度,做好村莊風貌管控。六是完善鄉村整治建設和管護機制。推行環境治理依效付費制度,建立垃圾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完善財政補貼和農戶付費合理分擔機制。
發揮村民主體作用 村民要簽“門前三包”責任書
《方案》提出,要發揮村民主體作用,積極發揮“一核兩委一會”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作用。將農村環境衛生、古樹名木保護、村莊規劃的主要內容等要求納入村規民約。2018年底前,完成所有行政村村規民約制定、修訂和實施。制訂獎懲制度,明確村民維護公共環境責任,庭院內部、房前屋后環境保潔整治由農戶負責,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
?
?
相關鏈接:
中辦國辦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