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吃荔枝后會被查出酒駕?省交警部門回應:
全省目前還沒有因食用荔枝而被誤判酒駕的案例
5月正是吃荔枝的好時候。但日前,網上傳出吃荔枝后會被查出酒駕的說法,更有網友稱“荔枝一顆酒駕,荔枝三顆醉駕”。吃荔枝是否會被檢測出酒精?原因是什么?司機應該如何應對?對此,記者采訪了省公安廳交警總隊以及海南省農業科學院專家。
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新聞發言人周平虎表示,海口市交警支隊前幾年已做過好幾次吃荔枝測酒精的實驗。“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檢測結果也因人而異。” 周平虎說,確實有人最初測試酒精含量為0mg/100ml,吃了幾顆荔枝后,酒精含量超過20mg/100ml,達到“飲酒駕駛”標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酒駕”。
為何有人吃幾顆荔枝就會“醉”?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果樹研究所副研究員胡福初告訴記者,果肉的糖分經無氧呼吸后,會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荔枝含糖量較高,從樹上摘下來后,光合作用減少,荔枝內部細胞會缺氧,會增加無氧呼吸的速度,導致其產生乙醇速度增快。“所以越成熟的荔枝,越容易產生乙醇。”胡福初同時表示,除了荔枝,葡萄等很多水果都存在類似情況。
那司機吃荔枝后被測出酒精怎么辦?海口市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醫生徐超說,荔枝無氧呼吸的糖酵解會產出乙醇,導致可檢測出酒精,只需食用完荔枝后稍作休息,口腔里的乙醇就會散去。
“市民群眾可以放心食用荔枝,目前海南還沒有出現過因食用荔枝而被誤判酒駕的案例。”周平虎表示,如果有駕駛人在食用荔枝后呼氣檢測出酒駕,不用著急,先給民警做好解釋,在路邊稍微休息5分鐘,用清水漱口后再次檢測,如果還存在疑問,可申請進行血液檢驗,駕駛人完全不用擔心“被酒駕”的情況出現。
此外,一般喝酒后8至24小時經抽血檢驗都能檢測出來。所以,如果司機真喝了酒,想通過謊稱吃荔枝來掩飾,企圖蒙混過關,也不可能。
?
?
相關鏈接:
吃荔枝開車=酒駕? 吃1顆荔枝開車就能被測出酒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