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黨建引領促發展 鄉村振興謀幸福
龍華區推行“黨建+產業”“黨建+扶貧”帶領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海口網4月17日消息(記者鄺曉霞 特約記者劉偉)4月16日早晨,雨后的龍華區新坡鎮斌騰村空氣清新,從新建成的“食斛公社”農家樂陽臺望去,一片片綠油油的石斛生機盎然。據了解,龍華區通過夯實黨建,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推行“黨建+產業”“黨建+扶貧”等模式,給鄉村振興裝上了動力強勁的“火車頭”,帶領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因地制宜 增加農民收入
仁里村委會斌騰村始建于明朝初期,是建于火山口瓊北羊山地區的一個古村落。16日,記者來到這個幽雅寧靜的古村內,看見家家戶戶房前屋后、村道兩側的低矮火山石墻上,種滿了一株株嫩綠色的植物。
“這就是石斛,現在可是我們村的香餑餑。”駐仁里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周克乙介紹,幾年來,在黨支部的帶領下,斌騰村村民們因地制宜,在石頭上種起了石斛,村子不僅有了獨特的風景,2016年全村還實現整體脫貧。
在位于斌騰村石斛基地附近,記者看到一座新建起的大型農家樂,入口處是火山石堆砌起的招牌,“食斛公社”四個亮黃字體展現了這是以石斛為特色的農家樂。行走其中,周邊環繞的是小橋流水、鳥語花香,水車悠悠地轉動,飄動著古樸的氣息。
“通過引進優質特色企業來發展農家樂,村民不僅可以獲得土地租金,還能解決許多村民的就業問題。”周克乙告訴記者,村黨支部正在帶領村民籌備建立一個集體股份公司,引進企業管理,村民參與分紅。“通過把村里的產業發展起來、閑置資源整合起來,結合美麗鄉村進行建設,在保護當地環境的同時,讓村民增收致富。”
因人施策 助推精準脫貧
如今,龍華區充分發揮支部引領、黨員引領作用,不僅狠抓經濟組織建設,推動產業發展壯大。同時,還不斷提升貧困村再生“造血”功能,因人施策,引導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快車道。
16日上午,在龍泉鎮美定村委會玉璜村,村民王成功正在自家養豬場里忙活著,看著嗷嗷待哺的豬崽,臉上滿是喜悅。“貧困戶帽子我已經脫掉了,現在渾身充滿了干勁。”王成功笑著說,如果沒有政府的幫扶政策、村里兩委干部的指導,這樣的生活只能“存在于夢里”。
王成功今年50歲,妻子吳桂香因病不但失去勞動能力,還需常年服藥,家庭經濟拮據。2016年,王成功一家被列為精準扶貧對象后,政府幫扶了幾十頭小豬和小雞,還幫助他修建了11個豬圈和1個沼氣池。靠著自己的努力,如今王成功將豬舍拓展到了20余間,養殖了近100頭豬。去年,共出欄28頭豬,收入約5萬元。
“我們將黨建引領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通過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群眾生產生活得到了改善。”走在干凈平整的村道上,駐美定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羅書體不住地感嘆“和3年前剛駐村時候相比,這里的村容村貌變化太大了。”他表示,將繼續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解決群眾生產中遇到的技術瓶頸問題,鞏固脫貧成果。
龍華區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將加快推進龍華區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選優配強村級黨組織“帶頭人”,并將打好脫貧攻堅戰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真正使鄉村振興的過程讓群眾參與、效果讓群眾檢驗、成效讓群眾受益。
?
?
相關鏈接:
依托“一洋一溝、一城一郡” 海口龍華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