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整治后的三角池公園風光旖旎。 記者 石中華 攝
提升城市品質新高度
海口城市更新工作提出了七大任務: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加快片區棚改更新、持續開展水體治理、推進全域增綠護藍、優化道路交通組織、著力推動文化復興、開展土地修復。
為了構建城市新格局,海口高起點規劃南渡江沿岸、東海岸江東片區,推動西海岸片區加快建設;按照港、產、城融合理念,加快新海臨港新城、美蘭機場空港新城和濱江濱海規劃建設,成立濱江濱海辦。管控好南部地區生態,有序開發、高水平建設東線高速、繞城高速沿線地區,加快形成以觀瀾湖新城等為重點的新區商圈。推動瓊州海峽經濟帶、“海澄文”一體化建設,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盡快形成瓊州海峽“半小時立體交通圈”。積極推動海口綜合保稅區、美安科技新城、老城開發區、海南生態軟件園連片融合發展,打造瓊北發展極核,輻射北部灣。
“城市更新既有工程建設,也有政策設計,更有讓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問題。”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海口市城市更新總顧問孫安軍說,海口城市更新工作尤其重視生態系統的修復與構建,真正做到生態優先,從而提升城市價值和競爭力。
提升城市品質方面,海口在“多規合一”一張藍圖下,全面強化城市設計科學規劃,拓展城市公共空間,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強化城市精細管理,推進百鎮千村建設;棚改更新方面加強產業導入、交通組織、配套設施、景觀風貌、空間形態、開發強度、建設時序等要素管控,賦予棚改片區新的功能定位;水體治理方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全面落實“河長制”“灣長制”,強化水污染防治,推進水生態修復,加強濕地保護建設;增綠護藍方面完善綠地系統布局,建設大型郊野公園,實施增綠提質工程,健全綠道游憩體系,加強大氣污染防治;交通優化方面,建立綠色交通體系、優化城市路網結構,改善市民出行條件;文化復興方面,強化歷史街區保護,有序推進項目修復,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原生態還原“鄉土文化”,讓更多的游客市民找到鄉愁;土地修復方面加快山體礦坑修復,探索多樣化的山體礦坑修復利用模式,真正實現“綠色植物回歸、綠色生境恢復、綠色生活引入”。
推進城市更新工作中,海口在統籌上下功夫,在重點上求突破,打造良好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居民宜居性,有效地滿足了全體市民對安全、環境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
“以往的‘雙修’針對的是具體問題,但是海口城市更新工作站位高,制定了總的行動綱領,分六個系統推進城市更新工作。”胡耀文說,“海口用綠水青山彌補生長環境的短板,要把長處做得更長,將會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宜居城市建設方面作出貢獻、形成示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