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的半紅樹植物黃槿花。記者石中華 攝
內容豐富的鳥類科普知識圖片展、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有獎知識問答、“愛鳥護鳥 從我做起”簽名活動……3月25日,2018年海口市“愛鳥周”宣傳活動在萬綠園拉開帷幕,現場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和互動環節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參與。
“今年,我們將通過持續開展濕地保護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喜聞樂見的形式,基本實現廣大市民接受濕地保護宣傳教育,營造全社會關心濕地、關愛濕地、保護濕地的良好輿論氛圍。”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陳松告訴記者,為創建國際濕地城市,打造海口生態新名片,助推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建設,海口將把濕地保護和宣傳工作作為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全民濕地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生態保護社會氛圍,逐步實現濕地保護宣傳教育的社會化、系統化、規范化。
羊山濕地盛開的國家二級保護瀕危野生植物水菜花。記者石中華 攝
著手頂層設計,全面普及濕地宣教
海口正在籌備成立以市政協副主席為會長、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為法定代表人的“海口市濕地保護協會”,組建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為主任委員的“海口市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還有熱心濕地保護的人士登記成立了“海南智漁可持續科技發展研究中心”“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海南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等,規范濕地保護,擴大公眾濕地知識科普宣教。
海口市設有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的“紅樹林博物館”、演豐鎮的規劃展覽館和海口石山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內的火山科普館3個濕地宣教場所。此外,海口正在規劃建設羊山濕地科普館和三江紅樹林博覽館,預計2020年之前投入使用;結合“世界濕地日”“愛鳥周”“觀鳥節”“憲法日”等節日,開展聲勢浩大的濕地保護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公眾參與濕地保護的積極性,增強濕地保護意識。
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陳松表示,目前海口濕地科普宣教工作的開展以室內外宣教相結合為主要形式,以濕地觀鳥等主題活動為主要載體,以志愿者服務作為重要支撐,形成協會、NGO組織和中小學生為主要參與群體,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的態勢。
3月17日,松鼠學堂在白沙門公園開展濕地自然導賞活動,帶領小朋友觀察和了解紅樹。記者石中華 攝
加強理論教育,增強濕地保護意識
“濕地的管理和保護,首先依靠的是全市領導干部意識的提高。”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指出,為提高林業系統濕地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今年將邀請濕地專家對全市濕地保護系統干部職工進行濕地有關法規政策、濕地保護和管理以及監測和宣教等業務能力的培訓。
為提高全市領導干部濕地管理和保護的能力,海口將加強濕地理論教育,邀請國內知名濕地保護專家和院士為市四套班子和全市副處以上干部作濕地保護與修復報告;強化基層濕地保護工作專題培訓,邀請濕地專家對區級、鎮(街道)和村干部開展專題培訓;邀請國內知名濕地保護專家做客海口電視臺“海口市大講堂”,普及濕地保護知識,提高全民濕地保護意識,在全市營造良好的濕地保護氛圍。
據了解,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和東寨港保護區管理局在已出版《家在紅樹林》(低年級版)校本教材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將爭取出版《家在紅樹林》(高年級版),并組織編寫《海口濕地風光畫冊》《海口濕地—紅樹林篇》《海口濕地—羊山植物篇》《海口濕地—羊山文化遺址篇》《海口鳥類》等宣傳海口濕地的畫冊和圖譜以及折頁。
創建濕地學校,延伸濕地保護教育
五源河的源頭在哪里?五源河濕地有什么……3月16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自然科學課在五源河學校初一五班進行,一個個常見但是平常很少關注的問題,在課堂上被海南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的濕地專家提出,引起了同學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學生不僅要了解世界是什么樣子,更要了解我們身邊的自然和所處的環境是什么樣子。”海南松鼠學堂創始人高高說,對我們所擁有的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越了解越自豪,大家才能去愛護它、保護它。
目前,除了五源河學校,松鼠學堂還在瓊山第十二小學、演豐中心學校等開設了自然課堂。
“今年,我市打算在靠近濕地附近的中小學校中,選擇4所開展海口市‘濕地學校’創建活動。”陳松直言,通過“濕地學校”的創建,把濕地保護教育活動從學校延伸到家庭和社會,通過學校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使全社會形成“人人參與保護濕地的氛圍”。爭取從海口創建的“濕地學校”中選取一至兩所,報送到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參選“濕地學校”,加入到“濕地學校”網絡中。
陳松說,海口將在成功創建“濕地學校”的基礎上,積累經驗,明年在全市符合條件的學校中進行推廣。同時,將以濕地文化為特色,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不斷提高師生的濕地保護意識和綜合素質,為濕地保護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中韓志愿者在瓊山第十二小學繪制墻繪。記者石中華 攝
舉辦主題活動,營造濕地保護氛圍
為進一步提高全民濕地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生態保護社會氛圍,海口將大力開展“七進”宣教活動,推進濕地保護宣傳教育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進公共場所,舉辦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濕地保護的濃厚氛圍。
“近期我們將舉辦首屆海口大學生濕地保護知識電視競賽。” 陳松告訴記者,在大學生群體中普及濕地保護知識,調動廣大學生參與保護濕地的熱情,通過大學生濕地保護知識電視競賽的形式,吸引廣大市民通過觀看競賽學習和掌握濕地保護知識。此外,市濕地管理中心將以活動為契機,建立高校濕地保護志愿者服務隊,從而發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保護濕地。海口還將積極開展“我與濕地”全市中小學生征文比賽,舉辦海口首屆濕地保護主題攝影比賽等濕地保護社會實踐活動。把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作為青少年生態教育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通過開展科普展覽、攝影、繪畫、作文、講座、自然筆記、拓展游戲、觀鳥、清理垃圾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不斷普及生態知識,讓青少年走進自然、認識濕地、愛護生態。
為了滿足廣大市民渴望踏入濕地公園親近大自然看景玩水、觀鳥賞花、騎行徒步,海口通過舉辦自行車騎行暨徒步暢游濕地體驗活動、認識濕地植物·水·鳥·昆蟲科普日活動、繪畫寫生地、濕地微電影大賽等系列活動,讓市民認識濕地、親近濕地、感恩濕地,更好地實現濕地公園建設的初心。
志愿者在那央濕地內清除外來物種水葫蘆。記者石中華 攝
開展志愿服務,覆蓋所有濕地資源
3月25日,來自海口中學、海南師范大學30名青年志愿者在萬綠園、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開展“保護濕地”宣傳志愿服務活動。當天,青年志愿者們向過往的市民、游客發放保護濕地宣傳冊,積極宣傳保護濕地環境的重要性,并引導附近居民如何有效地保護濕地環境;針對市民、游客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志愿者及時上前勸阻。志愿者們的行動受到附近居民歡迎和支持,來往的市民和游客也紛紛駐足點贊。
社會公益組織和志愿者在濕地宣教中非常重要。正因如此,海口舉辦了2018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濕地保護第一期培訓班,對志愿者進行濕地知識系統培訓,培養他們成為優秀的濕地保護宣講員。
各區也成立了志愿服務隊,將志愿服務覆蓋到所有濕地。在白沙門海岸線、紅樹林濕地、五源河濕地、潭豐洋濕地等進行濕地保護資料發放、海洋保護知識展板宣傳、濕地保護宣講等環保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宣傳環保和濕地知識,讓游客和市民行動起來,保護美麗家園,共享綠色生態。
陳松表示,今年海口將積極聯合各濕地保護社會組織,通過“濕地學校”,濕地保護主題宣講,濕地保護宣傳進社區、進學校、進鄉村,濕地自然教育等活動,引導社會公眾樹立保護濕地的理念,帶動家庭及社會了解并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生態理念,推進海口生態文明建設和國際濕地城市的打造。
記者龍易強
(海口網3月28日訊)
相關鏈接:
重現“水城”風貌 海口傾力打造“濕地之城”
海口五源河濕地公園打造美麗田園河流
加快推動國際濕地城市創建 海口濕地保護宣傳將多點開花
海口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人行道美麗又安全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