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源河,城市河流修復不可多得的樣本
——訪中國濕地保護協會常務理事袁興中
騎行愛好者在五源河濕地公園內暢游。記者 石中華 攝
“五源河生態修復,可以說是國內城市河流修復不可多得的樣本。”3月1日,重慶大學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濕地保護協會常務理事袁興中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談到,國內城市河流大多數因為渠化、硬化使得河流失去了呼吸功能,喪失了生命活力,而經過生態修復后的五源河,已經產生了明顯的效果,一個南中國城市生命景觀河流的雛形正在呈現。
2017年2月,五源河河口示范段開工建設;2017年9月,五源河濕地公園開建。如今,在五源河河口3300米的示范段,硬質堤岸已被生態河岸替代,河道自然形態得到恢復,河口受潮汐影響的河段紅樹林郁郁蔥蔥,河流景色引人入勝。2017年12月底,五源河獲批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試點,成為海口濕地公園“國字號”名片。
五源河濕地公園入海口處生長的半紅樹植物黃槿花朵靚麗。記者 石中華 攝
打造一條有生命的河流
“五源河生態修復的目標是打造海口市‘五源’之河,即生命之源、生態之源、文化之源、智慧之源以及活力之源。”袁興中教授表示,從生命之源、生態之源來講,五源河的目標就是打造成城市里面一條有生命的河流,打造一條南中國生命景觀河流。
五源河是整個南渡江流域綜合整治的有機組成部分。袁興中教授談起,2017年第一次來到五源河時,河口段還是用石籠網做的直立陡岸,雖然石籠網比起過去的水泥硬化河岸進步了很多,但是河段還是呈渠化狀態,存在諸多弊端,讓人無法親近。
“如今五源河示范段無論是河道還是河岸都很自然,具有美感。”他介紹道,現在完成修復的3300米河段,已經能夠看到蜿蜒的河道,淺灘與水潭交替的生態格局,河心沙洲、河岸的水洼及河岸生態空間得到恢復和保留。去年11月,五源河開始進行河岸地形設計和塑造工作。目前,五源河無論是河岸還是整個濱水空間,已經形成了一個自然緩坡的生態緩沖空間。“這個緩沖帶,增大了陸地和水體之間的生態界面,保障這個生態緩沖空間的生態服務功能得到有效發揮。”袁興中教授說。
“在河口示范段,海水漲潮的時候潮汐能夠影響的河段,過去自然生長著稀疏的紅樹植物,從河岸往上就是一些濱水高草本植物和耐水濕草本植物。”袁興中教授介紹,在五源河生態修復中,應盡可能保留河道自然形態,對受到破壞的一些河道,重新按照河流原有的自然面貌進行河道修復,對河岸生態空間進行地形設計和植物精心配置,而且充分發揮河岸土壤種子庫的作用,讓那些自然分布的河岸植物能夠萌發和生長起來,充滿濃濃野趣和原生態。
“在生態修復過程中,我們既根據河岸生態特點配置一些草本植物和小灌木,另外也利用河岸土壤種子庫的作用讓原生草本植物自然生長起來。”他告訴記者,到了四、五月份,整個五源河會更美麗和充滿野趣。“當看過大多數城市河流,再看看五源河,你就能明白,這就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自然的河流生態空間。”
五源河濕地公園為昆蟲打造“旅館”。記者 石中華 攝
生態修復引來“國家級”植物定居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五源河河岸火山石縫隙間發現了水蕨,有21株!” 袁興中教授激動地告訴記者,每次來五源河,每一次都是新面貌,每一次都有大改變,最讓他興奮的是,2017年10月在五源河河口示范段發現了水蕨的自然分布。
水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號稱“中國只有海南有,海南只有羊山有”。為什么會出現在五源河下游河口段?袁興中指出,五源河的源頭是羊山地區。羊山地區是典型的火山熔巖濕地,那里有大量水蕨分布。很可能就是水蕨的繁殖體隨水流而下,在五源河下游河口段找到了適合它生長的地方,定居下來。
“水蕨的存在對這條河流來講,意義非同尋常,是五源河一個標志性的東西。我們預期,未來水蕨在五源河還會繁殖,種群還會擴展。”袁興中教授強調,一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在一個城市內河中有自然分布,非常了不得。國家級保護植物一般都分布在人為干擾很小的山區、鄉野。在一個二百多萬人口的都市區河流內,還有國家級保護植物水蕨能夠存留,一方面證明了這條河流本身通過生態修復,其生命活力得到了恢復;另一方面,這些珍稀瀕危特有物種能夠在都市區高度人工化的環境當中存在,更加說明了這條河流是多么珍貴。
袁興中教授表示,在大家經常感嘆城市河流污染嚴重,河流生命在不斷喪失的時候,在五源河濕地公園規劃區內不僅分布有400多種植物,更有多種植物是列入珍稀瀕危保護名錄中的物種,其中水蕨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鹵蕨、桑寄生、見血封喉、秋楓為省級保護植物。所以,對周邊的老百姓來講,對海口這座城市來講,五源河是海口的一張耀眼名片。
五源河濕地公園內棲息的水鳥尋覓食物。記者 石中華 攝
“城市小微濕地”發揮大作用
“五源河小微濕地在城市河流生態修復中絕對是海口的一個創新舉措,真正發揮了非常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袁興中指出,五源河生態修復還有一些自己獨有的東西,除了河岸生態修復,在整個河流濱水空間里面,還設計和建設若干小微濕地,這就是“五源小微濕地工程”,包括濱水空間的雨水花園、雨水儲留濕地、樹池洼地、生物溝、生物洼地等。
袁興中說,在河岸邊火山碎石鋪就的一條溝,不僅是海綿城市建設的結構單元,也是五源小微濕地的類型之一,具有吸收、過濾、凈化水的作用。在五源河整個濱水空間內,利用自然地形,保留和設計“沙丘-林塘系統”等一系列創新性城市小微濕地工程。此外,河灘上存在著的小水洼、小水溝,看似不起眼,但這就是袁興中眼中發揮著大作用的“城市小微濕地”。
城市小微濕地能夠起到哪些作用?袁興中介紹,現在海綿城市建設在國內如火如荼,海綿城市就是利用雨水花園、生物溝、生物洼地、下沉式綠地這樣一些水敏性結構,充分發揮它對城市的雨洪管理、城市地表徑流污染的凈化功能。五源河濱水空間這些小微濕地利用的是同樣的原理。降雨的時候,地表徑流通過生物溝、雨水花園、生物洼地等城市小微濕地,不僅能凈化初期雨水,減少河流污染;在遇到中等以上的強降雨時,還發揮著削峰、滯洪的重要功能。
“你們別小看這些小水塘、小洼地,到了繁殖季節,會有青蛙、水生昆蟲甚至小型魚類在里面生長,它們是一個又一個的城市小微生境。”袁興中說,小微濕地功能多樣,除了雨洪管理、污水凈化、營造生境外,在不降雨或者干旱季節,這些小微濕地還能起到微氣候調節作用。
水菜花,羊山的精靈
美麗的水菜花。盧剛 攝
“清波流潛,靈秀如花中仙子;隨水漫渡,飄逸似河上精靈。”近日,重慶大學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濕地保護協會常務理事袁興中一行人進入海口羊山深處,探秘海口昌旺溪濕地保護小區水菜花“花河”后,他情不自禁地寫下兩句詩表達內心的震撼。
“在海口南部火山熔巖濕地深處,居然潛藏著如此令人驚異的自然精靈。一團團潔白、飄逸、靈秀的水菜花鋪滿整個河流水面,真是一條美麗動人的羊山花河!”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袁興中教授談到,花河似一條流暢的生命花帶,串聯起羊山地區一個個大自然故事。
在昌旺溪,除了水菜花,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水蕨、野生稻連片生長,與河流周邊的熱帶灌叢、熱帶林形成一個協同共生的生命共同體,袁興中教授說,這在他做河流生態研究的野外考察經歷中,都是非常少見的。“在整個羊山區域,相對來說,昌旺溪是保留和保護得比較好的河流。”
水菜花是一種沉水植物,其生長發育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可以說是河流生態環境質量、河流健康的重要指示生物。袁興中教授指出,水菜花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觀賞價值。海口羊山應通過清除外來物種,消除污染,為水菜花的生長創造良好條件。在保護的前提下,一定要努力發展水菜花產業。“我們可以發展以水菜花為主題的濕地生態旅游業、濕地花卉產業、濕地產品加工等。”
鏈接
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
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劃總面積1300.58公頃,其中濕地面積958.39公頃,濕地率為73.69%。濕地公園南起永莊水庫,北至五源河河口海域,主要包括永莊水庫、五源河及五源河河口海域3個濕地單元,形成特有的庫塘—河流—海岸復合濕地生態系統,有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等4個濕地類及10個濕地型。
五源河濕地公園共有野生維管束植物96科、318屬、427種,其中蕨類植物7科、8屬、10種,被子植物89科、310屬、417種,其中水厥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共有野生脊椎動物17目49科128種,其中鳥類9目31科82種、爬行類1目4科8種、兩棲類1目4科9種、魚類6目10科29種。
2017年2月,五源河河口示范段開工建設。記者從市林業局了解到,五源河濕地將建立集濕地資源保護、濕地生態修復、濕地景觀展示、濕地文化宣揚功能于一體的國家級濕地公園。將全面加強公園內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保育工作,通過對水源、水質、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等措施,控制人為干擾,改善水質,維護濕地公園內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豐富生物多樣性。通過濕地知識科普、濕地功能宣傳、濕地景觀展示等內容,提高公眾濕地保護意識。在保護濕地資源的前提下,結合流域實際情況開展濕地觀賞、體驗等生態旅游項目,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等。
(龍易強整理)
重慶大學袁興中教授。記者 石中華 攝
專家簡介
袁興中
重慶大學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大學濕地生態學博士點帶頭人,長江上游濕地科學研究重慶市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濕地保護協會常務理事,國家林業局、國家濕地公園評審委員會專家,重慶市生態學會副理事長、海口市濕地保護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要從事濕地生態學研究,主持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8部。近年來致力于濕地修復與可持續利用研究,在濕地修復、適應性功能濕地設計等領域建立了系列創新性技術體系。
記者龍易強 實習生王盛隆
(海口網3月5日訊)
?
?
相關鏈接:
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景色秀美·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