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6日發布《2017年共享單車經濟社會影響報告》,指出共享單車行業2017年共計為全社會帶來2213億元經濟社會影響,涉及民生、社會、就業等五大方面、11個領域。
????據悉,這是行業首個經濟社會影響力報告,由中國信通院與北大光華-ofo共享經濟研究中心聯合編制。根據該報告,共享單車有效拉動了上下游產業,不斷提振行業內生動力,持續營造新生態體系。
????根據該報告,2017年共享單車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投放量超過2500萬輛,在網民中滲透率達到41%,已成為城市交通生態重要一環。2017年共享單車行業帶來的社會經濟影響包括提升民生福祉1458億元,創造社會福利302億元,賦能傳統產業222億元,拉動新興產業232億元。
????同時,共享單車行業全年拉動就業量39萬人,其中直接帶動就業10萬人,間接帶動就業29萬人。根據2017年9月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共享單車行業就業研究報告》,以 ofo小黃車為代表的共享單車企業積極與鳳凰、飛鴿等傳統自行車企業合作,廠址遍布全國各地,員工數量接近2萬人。
????在提升民生福祉方面,2017年共享單車為居民節約了1196億元出行成本,有效節約了出行時間,并且騎行的流行為居民帶來了更多的健康福利,長期保持騎行習慣的用戶,人均逾期壽命將會延長。
????在社會福利方面,共享單車在節能減排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一方面減少了能源燃料消耗,2017年共享單車節約汽油141萬噸,相當于2017年全國汽油產量的1%,節約能源使用成本124億元;另一方面共享單車去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22萬噸,減少PM2.5排放量322萬噸,節約大氣污染治理成本約16億元。
????2017年共享單車共減少4億小時擁堵時間,相當于24萬人一年的工作量,節約161億元擁堵成本,近乎18個水立方的建造費用。
????共享單車行業大力推動自行車產業轉型升級,賦能傳統產業222億元。此外,共享單車豐富了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應用場景,拉動新興產業產出增加131億元。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劉多院長表示,共享單車有效解決了居民出行難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質量。同時行業發展也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希望行業和相關機構能共同攜手探討有效的方法,平衡發展與治理,推動共享單車行業創造更大的經濟社會價值。
????對于行業未來持續健康發展,《報告》還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完善網絡基礎環境,深挖網絡提速降費潛力,大力推廣物聯網使用。二是加大城市慢行道路和停車空間供給,妥善處理好車輛投放與城市管理矛盾。三是健全屬地管理構建包容開放政策環境。四是探索多方協同治理模式化解和防范各類潛在風險。
????發布會上,中國信通院與ofo小黃車宣布吧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推進共享單車關鍵技術標準化,促進行業規范有序發展。
?
?
相關鏈接:
共享單車這一年:一場出行革命背后的那些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