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早教市場的圈錢套路,怎么破?
其套路的一個共同之處,都是精心為消費者量身定制營銷和宣傳策略,以專業的“話術”和“秘籍”,刻意為其虛構出更高的標準和需求,令消費者對可能接受的產品和服務產生強烈渴望。而被套路的后果,是消費者享受的產品與服務與前期宣傳嚴重不符,甚至預付錢款后遭遇商家跑路,不僅消費者權益被嚴重損害,也砸了企業和機構的招牌,影響了行業的整體印象。
生意靠加盟、客源靠買賣、上課靠忽悠,一些地方的早教市場真可以說是“野蠻生長”——據新華社1月28日報道,目前國內針對0~6歲階段兒童的早期教育機構呈爆發式增長態勢,一些地方亂象叢生。部分早教機構不需要任何培訓或資質,只要投資幾萬元就可加盟;通過招生代理購買生源,廣告內容與實際課程脫節;招生時隨意承諾,合同語義模糊,家長們往往在付費之后才發現自己被套路。
近年來,隨著全社會對科學育兒的推崇以及80后、90后新晉父母消費觀念的升級,讓孩子接受早教成為越來越多家長的選擇。近日發布的2018年《中國早教藍皮書》顯示,中國父母對于早教的消費水平隨著孩子月齡/年齡的增長呈現上升趨勢,對早教支出500~1000元/月占比最高,達四成多。而這股早教熱在大城市尤甚,《上海幼兒早期教育(0~6歲)狀況調查》顯示,有近六成的家長為孩子報名幼兒園以外的早教課程,孩子每周上課時間平均超過2小時。
市場火爆的同時,早教缺乏監管、標準缺失、價格過高、專業師資力量薄弱,一些課程存在的揠苗助長、不能因材施教等問題也屢遭詬病。尤其是加盟、代理等運作模式,讓早教異化為早教機構和加盟商之間的“一錘子買賣”。即早教機構只管為加盟商畫出一本萬利的“大餅”,加盟商只管為家長畫出“前沿教學理念、高端授課方式”的“大餅”,層層誘導之下,早教機構見好就收,加盟商自生自滅,到頭來家長和孩子成了不明就里的“小白鼠”、冤大頭。
利字當頭、重營銷輕服務,類似這種加盟代理的圈錢游戲,同樣出現在一些地方的美容美發、減肥健身等行業。其套路的一個共同之處,都是精心為消費者量身定制營銷和宣傳策略,以專業的“話術”和“秘籍”,刻意為其虛構出更高的標準和需求,令消費者對可能接受的產品和服務產生強烈渴望。而被套路的后果,是消費者享受的產品與服務與前期宣傳嚴重不符,甚至預付錢款后遭遇商家跑路,不僅消費者權益被嚴重損害,也砸了企業和機構的招牌,影響了行業的整體印象。
資本的逐利性和敏銳性,決定了它天然地喜歡擁抱那些前景好、來錢快的行業和領域,但早教等領域無序的產業化帶來的問題,也往往成為其前行路上的絆腳石。這就需要監管之手常抓不懈。拿早教來說,不僅是到工商局注冊就完事大吉,其教學質量、內部管理等也應納入教育部門的動態監管,形成常態化的監管制度,對早教亂象給予有力震懾;同時注重建立相關的行業標準、提升專業化程度等,這也是每個處在風口上的行業和領域的必修課。
在理念層面,我們既要肯定嬰幼兒早期教育本身的科學性和必要性,同時也不能將其神化。廣大家長有必要澄清認識,對于孩子的全面成長,再完美的早教都只是一種輔助,“最好的老師是父母,最好的早教在家庭”。家長應對孩子的真正需求以及教育和成長規律有必要的認知和了解,明白“萬物皆有時”的道理,別在過度的望子成龍心態下拔苗助長。
?
?
相關鏈接:
人大代表憂“早教立法空白” 呼吁完善嬰幼兒教育法規
啟蒙教育和早教的區別 透過時間看教育重點
二孩時代早教市場需求不斷增長 是否值得一擲千金?
幼童壓力大到掉頭發,過度早教正在摧毀童年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