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月27日電(記著陳地)25日四川小寨子溝保護區發布消息,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搜集和研究,在四川北川縣境內發現了新物種——小寨子溝刺虎天牛。該物種的發現,極大豐富了小寨子溝保護區天牛昆蟲的多樣性。
據四川小寨子溝保護區工程師張濤介紹,從2016年起,保護區和捷克布拉格生命科學大學、北京二元昆蟲實驗室合作,進行了“小寨子溝保護區天牛昆蟲多樣性研究”。
據了解,夏季是天牛發現的高峰期,“很多訪花天牛喜食植物的花粉,我們在白天的時候,就用捕蟲網在板栗樹、大黃等植物的花上去網天牛。晚上,就用500瓦的汞燈進行燈誘,吸引天牛飛來,再進行捕捉。有時一天都采集不到一個,有時運氣好,一天就有幾十上百個。不過,大部分天牛都很常見。”張濤說。
2016年7月,科研人員在采集完天牛標本進行科研實驗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只刺虎天牛標本很奇特,這個標本的第四節觸角內側具刺狀突起,通體黑色或黑褐色,鞘翅具有三行白色曲狀和橫狀斑紋。
這一新發現,吸引了科研人員的關注。他們先后四次進山,一共發現了100多只相同但不知名的刺虎天牛。北京二元昆蟲實驗室創始人劉彬介紹說,這些刺虎天牛一般最大體長不到7毫米,腿和觸角呈褐色,第四節觸角內側具刺狀突起,通體黑色或黑褐色,鞘翅具有三行白色曲狀和橫狀斑紋。
2017年8月,捷克甲蟲研究人員和劉彬、張濤共同將該新發現的刺虎天牛命名為——小寨子溝刺虎天牛。隨后,他們共同撰寫文章在行業內權威雜志刊物發表,標志著行業對此次新物種發現的認可。
據悉,新物種小寨子溝刺虎天牛采集于板栗樹的花上,屬于該地區同時期的優勢種類,至今才被發現是因為該種與屬內其他種類區別不明顯,容易混淆。
?
?
相關鏈接:
四川清潔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八成以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