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冬季以來,為了確保空氣質量,京津冀地區環保政策進入了“高壓態勢”,北京、天津、河北省先后發布了被譽為史上最嚴厲冬季限產措施。
在一系列的停產停工措施下,今年冬季京津冀地區的空氣質量比往年有明顯改善,是國務院頒布“大氣十條”實施以來歷史最好的水平,但近日《經濟半小時》欄目卻收到了群眾舉報,反映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部分私人小作坊依舊在頂風違規生產塑料制品、污染大氣環境。
就在2018年1月15日,《經濟半小時》記者趕往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 進行了走訪調查。北方廢塑料之都遭遇嚴厲限產措施,河北文安“頂風作案”
?
2018年1月15日,《經濟半小時》記者趕往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從文安縣城出發,車輛行駛十多分鐘就抵達了文安縣趙各莊鎮,在這條路的兩邊,聚集著幾百家從事塑料原料制造的商家,招牌上增強聚丙、阻燃聚丙、ABS、PPR造粒、HDPE造粒等一大堆包含專業術語的招牌琳瑯滿目,這里曾經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廢舊塑料交易中心,也曾被譽為北方廢塑料之都,曾經每天有數千噸廢舊塑料在這里交易。
但眼下,街道上人流稀少,顯得格外冷清,路兩旁的門店大門緊鎖,開門營業的商家寥寥無幾。村民表示現在都裝了監控,不敢干了。
2017年3月30日,廊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了廊坊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其中明確提出從2017年11月15日到至2018年3月15日,廊坊地區塑料制品行業整個采暖季錯峰生產,其中塑料造粒行業全部停產。
2017年11月21日,國家環保部在文安縣,專門召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散亂污”企業整治暨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階段總結現場會, 會上文安縣的環境治理成效被作為“文安模式”進行推廣,會上廊坊市政府作為代表,也在會上進行了表態發言。
在這樣環保的高壓態勢下,難道真的還會有人頂風作案繼續違規生產嗎?記者接到的舉報線索是否屬實呢?
隨后,《經濟半小時》記者以原料供應商的身份來到當地一家規模較大的貨場。這位孫老板就回收各種廢舊塑料原料,也代人出售各種再生塑料顆粒,行業里管他這種生意叫“搬堆兒”,“搬堆兒”掌握著上下家的客戶信息,供需雙方只要專心生產,貨源和銷路自有“搬堆兒”代理。
貨場老板:什么料都有,高低壓聚丙、ABS都有。
袋子里裝的這種黑色塑料顆粒就是黑聚丙顆粒,是一種用途十分廣泛的塑料原料。但這種產品在加工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對環境危害較大,是采暖季嚴格禁止生產的塑料顆粒。
記者發現,雖然聚丙顆粒處在冬季禁令停產期內,院內卸貨裝貨的車絡繹不絕,貨場老板告訴記者,廢舊塑料中,這種能夠生產優質黑聚丙顆粒的管道料價格最高,眼下最為暢銷。貨場老板說5萬噸都可以走。
一邊是環保最嚴格的禁令,一邊卻是原料貨場火爆的生意,記者在現場看到,來自各地的廢舊塑料正在源源不斷地卸車,貨場四周也堆積如山了各式各樣的塑料原料。收集這么多的原料,當地會不會頂風違規生產呢?記者決定晚上再到這里實地調查。
晚上8點半記者一行從縣城出發,前往趙各莊鎮,出了縣城沒有多遠就聞到了空氣中彌漫的怪味道。記者帶著口罩都能聞到一股燒焦的糊味。
從縣城到趙各莊鎮有十公里的距離,車子越接近趙各莊鎮,刺鼻的氣味就越濃。到晚上九點,路邊就能看見從趙各莊方向飄過來的滾滾濃煙,已經完全把街面籠罩起來了。
由于是深夜,記者無法判斷這些濃煙從何而來。在趙各莊鎮附近,記者開始采用無人機進行高空拍攝查看。但因為已是深夜十點,漆黑一片的環境中,無人機從空中也根本無法判別煙氣的來源,高空中,只能看到趙各莊鎮星星點點的燈火,無法判斷是否存在違規生產的情況。村里幫忙敷衍檢查污染企業照開不誤
?
第二天上午,記者繼續來到趙各莊鎮進行走訪調查。在村子里行駛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大部分村民都將自己的住宅都改成了塑料制品小作坊,一包包生產用的塑料原料就隨意地堆積在自家院子當中。在一家塑料原料生產工廠,記者以采購商的身份與他們進行了攀談。
塑料原料生產商:白天晚上干,現在幾乎是我們昨天晚上開的機子,天天干,白天晚上干,環保一來了,全停,等過來檢查那個口,白天晚上接著干。什么事沒有。
記者:你怎么知道過了檢查口?
塑料原料生產商:一方保護。整個村都是這樣。村里面打電話,說了停你就停,說沒事了開始干,就是干。
記者:村里給你打電話。
塑料原料生產商:村里面下通知,說一聲。
何時生產,何時歇工,村子里竟然有專人通知,這樣的說法在第一天采訪村民的口中也有印證。
在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原來這里的工廠白天用停產歇業來掩人耳目,每當夜深人靜,便開始偷偷開工,那么事實是否真的像村民所說的這樣呢?在走訪商戶的過程中,這個結論得到了證實。
記者:你這兒現貨有多少?
塑料原料生產商:現貨,要多少有多少。
記者:要多少有多少?
塑料原料生產商:四個機子拉絲,四個機子出粒。
在這家門店的院子里,我們終于見到了生產塑料制品的原料和設備,眼前的這種原料叫作聚丙顆粒,它可以制作成各種汽車塑料配件,電動車塑料配件,廣泛應用于注塑、吹膜、擠出等領域,是社會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塑料原料。
但在生產過程中,這些小作坊在分揀、加工完,就會把剩下廢渣一燒了之,而在焚燒廢渣過程中,不僅會產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焚燒含鹵塑料,還會產生二噁英,具有很強的毒性。所以當地政府也明令禁止從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進行塑料造粒。那么院子當中這些原料是什么時候生產的?
塑料原料生產商:偷著干,這下黑就開。
記者:你們這兒也是晚上就干了。
塑料原料生產商:白天就停,外面還倆機子拉著呢,家這倆機子再干。
為了躲避環保監管,這里白天停產,晚上開工。就在跟這位商戶交談過程中,記者還意外得知了一個消息。
塑料原料生產商:無人機昨天來了,在趙各莊拍片來了,現在整個鎮全停了,電全掐了。
晚上九點三十五,《經濟半小時》記者來到趙各莊鎮,果真如白天商戶所說的一樣,記者在趙各莊鎮已經聞不到任何一絲刺鼻的氣味,也聽不到一點機器運轉的聲音,整個趙各莊鎮陷入到寧靜當中。河北大城縣污染企業同樣“頂風作案”
?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文安縣的這些村莊,現在是白天停產,晚上偷偷生產,記者在空中飛起的無人機,讓當地私人小作坊高度警覺,一夜之間,趙各莊鎮塑料制造企業在晚上,集體停止了生產,就在記者調查陷入了困境的時候,一個意外的消息,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2018年1月19日下午,有知情人向記者透露,一輛裝滿廢舊粉碎塑料的貨車要給工廠送貨。很有可能會違規生產。
記者跟著車輛離開趙各莊鎮,車輛在保靜線公路上行駛了大約十多分鐘后,停到了一個工廠模樣的院前。難道這里就是生產聚丙顆粒的工廠嗎?通過記者暗中觀察,在這里并沒有卸貨,而是進了院子。大約四十分鐘后,送貨人走出了院子,往車上又裝了幾包東西,并仔細檢查了一番,又出發了。
這輛拉著原料的貨車繼續沿著保靜線公路向大城縣方向行駛,車輛行駛了大約半個小時后,駛入了大城縣阜草摩配市場內的一個村子,貨車徑直開進了一棟樓房的院子。
臨街這棟是個新建的二層樓房,從外面看沒有任何招牌,對外的門窗緊閉,既不像一家工廠,也不像商鋪。透過大門可以看到院內地上堆放著一袋袋原料,院子后面則是一排由彩鋼板搭建而成的房屋,難道這里只是個倉庫?
記者繞道院子后面,看到了那座倚著后院墻而建的彩鋼板房,墻中間還留有一個后門,門口還散落著一些塑料原料,屋子里面機器運轉發出的聲音不絕于耳,并散發出一股股刺鼻難聞的氣味,令人喘不過氣。除此之外,在離這兒不遠 廠區的上方不斷有黑煙冒出,這些煙在空中形成了一條長長的黑色煙帶,一直飄向了遠方。
由于廊坊地區多天持續重污染天氣,就在記者調查的當天中午,2018年1月19日中午十二時,廊坊市政府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并啟動II級應急響應措施,預警解除時間另行通知。根據廊坊市重污染天氣防治預案二級應急響應措施規定,通知發布之日“人造板、塑料制品、水泥制品制造,印刷等行業企業停止生產”,但 政府的禁令,眼下在這里已經是形同虛設,本應停產的企業,依舊我行無素肆無忌憚地生產著。
就在記者進一步對院內生產情況進行調查的時候,一輛黑色轎車開了過來,停在了一個用集裝箱改建而成的房子門前,集裝箱房子里亮著燈,車上人隨后便進了這個房子。
這個集裝箱改建的房子離院墻僅幾米遠,所在位置如同一個觀察哨一樣,清楚地觀察著院子側面和后面的情況,這個生產地點為什么如此警覺?難道這里真的是違規生產聚丙顆粒的工廠嗎?記者繼續蹲守,晚上十一點多,記者幾經周折爬到了院墻上,終于看到了里面生產場景,屋子地面上堆滿了一袋袋原料,一名工人正在源源不斷往機器里添加,隨著機器轟鳴一股股濃煙從機器里不斷冒出, 這些煙氣并沒有經過任何處理,而是直接往屋外排。記者調查“回馬槍” 停工的污染企業“死灰復燃”
?
大城縣的塑料廠在違規生產,文安縣趙各莊鎮則因為記者的無人機停產了,今天晚上的情況又會是如何呢?記者決定再返回去看一看,車輛行駛在返程的路上,煙霧明顯加重,能見度也隨之降低。
車輛大約行駛了四十多分鐘后,記者抵達了文安縣趙各莊鎮,坐在車里都能夠聞到刺鼻難聞的臭味, 打開車窗各種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令人作嘔。
《經濟半小時》記者:現在是2018年1月20日凌晨的1點半,我所在位置就在文安縣趙各莊鎮,機器轟鳴已經打破了夜晚的寧靜,刺鼻的氣味彌漫著整個村子,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條河溝的兩岸,有幾家工廠是燈火通明,正在加緊生產。
記者首先來到了河東邊的這個廠房,車間內機器的轟鳴聲不絕于耳,生產的廢水正在源源不斷的從車間內流出,車間內身著紅色上衣的工人正在加緊生產。不僅如此,在河對岸的這間生產塑料桶的車間里,幾名工人也正干得熱火朝天。開工生產的遠不止這兩家,有得則更為隱蔽,不易察覺。此時趙各莊鎮已被各種刺鼻的氣味完全籠罩。這些為了掩人耳目,半夜違規生產的工廠排放的廢氣,令本以嚴峻的空氣污染形勢更加雪上加霜。夜晚的情況如此,那么白天是否真的就全部停工了呢?
1月20日下午,大氣橙色預警發布的第二天,記者以采購商的身份再次來到了前一天晚上違規生產的那家企業,門店內各種塑料桶的樣品擺滿了整個貨架。
記者:這一桶你們一天開足馬力能生產多少?
店員:能生產四五千吧。
這位店內員工為了驗證自己的說法,證明企業的生產能力,她決定帶著記者到后面的生產車間去看看。在通往生產車間的通道邊上,各種塑料原料堆積如山,走進生產車間,3臺制桶設備正在飛速運轉,一個個塑料桶正在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成堆的桶被摞起了一人多高,現場工人顯得異常繁忙。這位員工介紹說他們現在 生產線24小時不停,因為一旦停爐就需要重新升溫,一停一開成本會增大不少,所以輕易不會停爐。
記者:晚上還干嗎?
企業員工:晚上干,24小時不停。停了就不合算了。
記者隨后又走訪了多家制桶企業,這些企業白天也在毫無顧忌的生產著,廊坊市政府發布的大氣橙色預警,所頒布的停產禁令,在文安縣徹底成了一紙空文,廢水,濃煙,肆無忌憚的就這樣排放著,違規生產干的熱火朝天,記者在現場呆了整整一個白天,期間沒有見到當地政府的任何監管檢查。
記者:你現在是白天晚上都干。
女銷售員:現在晚上干,今天晚上干。
這位塑料制桶企業老板得知有人來洽談業務,剛剛從生產車間趕回來。
記者:一條線,白天干還是晚上干?
男老板:白天晚上一起干嘛。哪有今天我給爐子升溫了,明兒我就把它停了?那就不掙錢了。
為什么這些企業面對生產禁令,依然照常生產?難道他們絲毫不擔心政府部門的檢查和監管碼?工廠里的人這樣回答了記者。
銷售人員:怎么說呢,領導下來查,你當時肯定是停,等過后走了他就可以讓你開。
2018年1月21日夜里,橙色預警的第三天,記者再次來到趙各莊鎮,企業依舊在生產,絲毫沒有停產的跡象。凌晨1點半,本應停產的工廠已經連續兩天夜間不間斷地生產,可以聽到很清楚聽到機器運轉的聲音,生產出的廢水正在源源不斷從這里流出。
半小時觀察:藍天保衛戰需要長期扎實的監管工作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專門提出要求,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重點就是要打贏藍天保衛戰。為了這個目標,環保部和各級地方政府,今年下了太多的力氣,河北文安縣也在查處違規生產方面,付諸了很多工作,環境治理,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就是在這樣高壓的態勢之下,在大氣污染已經橙色預警的日子里,文安縣和大城縣一些隱蔽在村鎮里的違規私人黑作坊,肆意排放有毒廢氣,肆意傾倒有毒的廢水。
一個地區的環保成績,就這樣毀在了一批目無法紀的黑作坊手上。環保督查不是一場躲貓貓的游戲,藍天保衛戰更需要長期扎實督查監管工作,我們希望當地政府在規范廢舊塑料回收產業的同時,更積極德去尋找一條產業的新道路,不斷百姓的財路,也保住當地的一片藍天。
相關鏈接:
澳大利亞前政府雇員涉嫌資助恐怖主義被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