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安徽歙縣1月23日電(趙鳳艷)綠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安徽省歙縣積極開展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補償機制,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以環境促發展,突出“旅游+”,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實現“造血”式發展。近日,2018“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來到安徽歙縣深渡鎮,從碼頭登船參訪新安江山水畫廊風景區。
新安江山水畫廊風景區位于安徽歙縣深渡鎮,全長約百余里,以徽文化、自然風光、古村落的結合而著稱。
新安江山水畫廊風景如畫。(新華網 圖)
綜合整治+生態補償
綠水青山又回來了
“現在,新安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呈現的是‘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魚’的立體生態格局。”歙縣宣傳部長孫潔指著新安江畔的高山向記者們介紹。記者看到,江畔山巒連綿、群峰疊起,錯落有致的徽派民居點綴其中,江上秀水粼粼,好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
但是,早些年新安江流域的環境并不像現在這般干凈秀美。孫潔回憶,當時因為資金、技術、交通等條件的限制,垃圾處理不到位,每年一到汛期,山上的垃圾被雨水沖下來,直接流入江中,造成嚴重的水污染。
2011年,歙縣啟動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補償機制,在村級保潔、河面打撈、網箱退養、河道治理、水草治理、農藥集中配送等方面進行整治,同時加強環境風貌整治、生態農業建設、增殖放流、工業企業轉型、污水處理等工程,全面深入地推進新安江生態保護。
如今的新安江流域是水清、景美,成了遠近聞名的旅游熱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