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上午,由海口市文物局主辦的海南舊州歷史文化研討會在海口市瓊山區舊州鎮舉行。
海南省博物館研究員郝思德,海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王育龍,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李勃,海南省文體廳文史辦主任陳雄,海南原史志辦李養國,海南省地方志專家梁統興,海口市冼夫人文化學會常務副會長馮健英,海南張岳崧研究會副會長張昌斌等出席研討會,海南州府文化公司代表等50余人參加研討會。
1月20日下午,來自省內考古學家、歷史專家、民間文史愛好者20多人齊聚舊州城遺址,在舊州古城墻上行走,專家們尋找歷史文化記憶碎片,訴說著舊州古老的郡治文明。南海網記者王全印攝
走訪:歷史文化豐富有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在海南設珠崖、儋耳兩郡,標志海南正式列入了中國版圖,中原文化從此傳開。1957年廣東省文物普查登記時,舊州作為珠崖古郡遺址遂名聞嶺南。舊州鎮今日依然保留有古城墻、古碼頭等遺址,2015年,五里官道和舊州城遺址被列入海南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月20日下午,來自省內考古學家、歷史專家、民間文史愛好者20多人齊聚舊州城遺址,在舊州古城墻上行走,尋找歷史文化記憶碎片。南海網記者王全印攝
研討會上,考古、歷史專家、民間文史愛好者,第一次從文物考證、史料印證、民間史料收集等三維角度,深度剖析舊州城在海南歷史文化長河中的意義,圍繞“漢珠崖郡城、唐崖州城與舊州城的關系”、“冼夫人、李德裕、鑒真在舊州的史跡及活動”、“舊州城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三大議題展開研討。
海口市瓊山區舊州城遺址先后被評為海口市文物保護單位、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南海網記者王全印 攝
定位:宋代以前海南商貿、政治和文化中心
專家們認為,依據舊州城的地理位置和遺址規模,結合初步的考古發現和史料研究來看,舊州古城可能是漢珠崖郡城或唐崖州城遺址,中原文化在海南的發祥地。
有專家提出:舊州古城極有可能是宋代以前海南最高權力機構唐崖州都督府、瓊崖州都督府的治所所在地,是宋代以前海南商貿、政治和文化中心,在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如何更好挖掘及保護其人文歷史遺留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1月20日下午,舊州城遺古渡口擺放著的石碑。南海網記者王全印 攝
保護:專家建議以“漢珠崖郡、唐崖州遺址”申請“國保”
與會專家呼吁,社會各界應重視舊州出土的歷史文物,盡快出臺配套的相關文物保護性方案,申請國家級保護項目,促進舊州歷史文物的保護性開發和利用。
海口市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局副局長、文物局局長王大新介紹,當前,海口正在做城市更新,市委市政府要求他們做海口的歷史文脈發掘。此次研討會邀請了來自省內十多位專家、學者齊聚舊州,旨在為弘揚海口優秀歷史文化、促進文化交流凝心聚力,奉獻智慧,為珠崖郡遺址具體位置,舊州是哪個州等問題更深一步的研究,凝心聚力把這個事情推進一步。對專家們提出舊州古城應以“漢珠崖郡址、唐崖州治所”申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予以保護的建議,他表示認可。
1月21日上午,由海口市文物局主辦,海南州府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承辦的海南舊州歷史文化研討會在海口市瓊山區舊州鎮舉行。研討會邀請了省內考古、歷史專家、民間文史愛好者等20多人,海南州府文化公司代表等50余人參加研討會。南海網記者王全印攝
據了解,海口是整個海南島最具歷史文化魅力的城市。它起源于漢代,開埠于宋末元初,迄今已有上千年歷史。自古以來,海口憑借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成為連接我國內陸與東南亞地區的重要樞紐,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文化積淀。經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海口市不可移動文物達1560處,占全省不可移動文物總量的三分之一(全省4274處),其中革命文物、華僑文物和古建筑、古村落獨具特色。
王大新表示,在海口如火如荼開展城市更新文化復興之際,舉辦海南舊州歷史文化研討會將為在更高層面進一步挖掘總結、研究提升、傳承弘揚海口地區歷史文化脈絡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此次研討會的舉辦,始于此,卻不止于此。在座的各位都是海口歷史文化研究方面的專家翹楚,衷心希望大家對海口歷史文脈發掘工作多指導、多提寶貴意見,期待會上有更多學術觀點的碰撞和學術研究成果的分享。
海南州府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進全告訴記者,他們既是企業,又是舊州城遺址、古渡口、開元寺遺址的民間文物保護者。一直以來,他們對舊州城遺址保護如何在旅游文化規劃中展示不斷探索。當前,舊州城遺址已是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下一步,就如何申報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他們在不懈努力著,希望在文物保護的同時,將歷史文化與現代全域旅游完全融合,讓歷史文化得到傳承,讓全域旅游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
?
相關鏈接:
專家建議海口城市更新工作:建筑創新要融合城市的文化歷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