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種上大葉油草 點亮節能路燈 新增街心公園
海口老鎮墟披上“五化”新衣裳
昔日坑洼臟亂的馬路變得平坦干凈,裸露的黃土鋪上大葉油草,三角梅為街道增添美麗,更多更亮的節能路燈點亮夜生活,改造升級后的菜市場更加寬敞明亮,新增的旅游公廁、街心公園讓生活更舒心……這是鎮墟改造帶給海口鄉鎮的美麗新氣象。
近期以來,海口大力推進“五化”工程,加快實施鎮墟改造,營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不斷增添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新理念?生態修復美鎮墟
“你看,人行道上地磚有彩色、灰色,可別小瞧,這可都是會‘喝水’的路面哦。”1月16日上午,在海口大致坡鎮園林西路,指著新鋪設的透水磚,鎮墟改造項目總工高健頗為自豪地向記者介紹這種既有“顏值”,又實用的新工藝。
眼前的人行道,靠近非機動車道一側是彩色磚塊,電動車整齊停放在劃定的車位內,每隔4米就有一棵剛種不久的重陽木,筆直的樹干在天空吐綠。“以前是榕樹,根系發達,可害苦了人行道。”高健說,將年久失修的磚塊全部拆除重建,見縫插針補綠種花,讓人行道面貌煥然一新。
全長492米的園林西路,是大致坡鎮主要的商業街,也是鎮墟人氣最旺的街道。大致坡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楊于森介紹,在鎮墟改造過程中,堅持以雨污分流的排水方式全面優化排水管道,按照“主干道管線入地,次干道管線規整”的原則對道路兩側各類架空管線進行遷移整改,同時,結合我市建設“海綿城市”的理念鋪設透水混凝土和透水磚。
以園林西路為例,2016年11月進場施工,修復破損的車行道,重塑水泥基層,在全線罩瀝青路面,改造排水設施,首次實現雨污分流,完善人行道和道路景觀設施。2017年12月道路施工完成后,統一施劃交通標線和擺放垃圾箱,使整體達到整齊、美觀的效果。
“鎮墟,是一個鎮的心臟地帶。”楊于森告訴記者,列入全市鎮墟改造計劃后,該鎮在深入把脈現狀后,確定生態修復鎮墟思想,融入“海綿城市”理念,通過科學設計、合理改造,老鎮墟穿上新“衣裳”,讓鄉鎮煥發新氣象。?
新面貌 南洋風情靚僑鄉
走在改造后的西環路上,干凈的街道,平坦的路面,在一排排綠植映襯下,放眼望去,兩側建筑立面凸顯淡雅清爽的色調,濃郁的南洋風情格外引入注目。
高健告訴記者,為了改變原先臨街建筑風格不協調、街區建筑功能混亂、空調機等外掛設施隨意安裝等問題,鎮墟改造中對建筑立面進行了“大手術”,改造青磚石腳的墻壁,布設黑色或深色的桁條,墻上飾彩化,白泥方磚墁地。
“我們把建筑立面改造作為鎮墟立體美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力提升鎮域‘顏值’。”楊于森說,為彰顯大致坡僑鄉的文化底蘊,鎮墟改造施工前在實地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就將深入人心的南洋風格作為立面的主導風格,全長450米的西環路是大致坡鎮墟改造中建筑立面改造最多的道路,改造建筑74棟,面積達18000平方米。
為了豐富鎮墟夜景,大致坡鎮墟改造中重點打造“亮化”工程,將原先老化的白熾燈換成更加綠色環保的節能燈。“這種燈照射范圍更廣,是以前的兩倍。”高健說,同時也增加路燈數量,從間隔50米一個增至30米一個,讓鎮墟更加明亮。
“通過‘亮化’,鎮墟再也不會明暗不一、甚至無燈了,讓我們更有安全感,晚上出來休閑的人明顯多了。”在大致坡鎮生活多年的居民符強現在經常出來散步,看著更美麗的鎮墟風景,心里格外開心。
新生活 美麗菜市舒心逛
鎮墟改造,重點突出“五化”工程,不僅擦亮了面子,讓鎮域更“養眼”,同時,將民本理念融入改造過程,筑牢居民生活“里子”。
三江鎮農貿市場,面積達2800平方米,使用超過20年,老化嚴重,地面坑洼積水,臟亂差嚴重。該鎮將市場升級納入到鎮墟改造中,通過硬化路面、改造排水系統、優化照明設施、合理劃行歸市、增設公共廁所等系列舉措,現在,人們買菜更加舒心了。
據悉,為了優化生活環境,海口在鎮墟改造中,不斷改善鎮域風貌,提高鎮域品質,堅持簡約節約原則,結合海口特色和生態文明建設理念,選擇大葉油草、重陽木等本地物種進行道路兩側景觀升級,在街心公園、小廣場等位置培育種植三角梅,打造特色自然景觀。
記者?曹馬志
(海口網1月18日訊)
?
相關鏈接:
張春蘭:推進“五化”工作 添色魅力椰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