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五下午,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岳井村的渡口邊,總有這么一幅畫面:一位膚色黝黑的教師,領著一群學生趕渡輪回家。如今,這一畫面將被永久定格。跨海護送學生15載的“最美擺渡人”張翎飛,近日因病去世,年僅56歲。
在重病期間,張翎飛仍時刻念叨著由他護送的孩子們,時常向校長打聽孩子的近況。“張老師真是一名好老師,他把每一名學生都當作了自己的孩子。”寧海縣長街鎮岳井小學校長葉兆明說。而聽聞張翎飛去世的消息,許多曾受其護送的學生,也都不約而同地趕到張翎飛家中,為他送上最后一程。
2002年,由于學齡兒童減少,只剩46人的寧海隔洋塘村小學被撤并到一水之隔的長街鎮小學岳井片校。當時,岳井小學作出承諾,每周都會安排專人負責送孩子上學、放學,不管刮風下雨,都會把孩子安全送至家中。
當時,同為隔洋塘村人的岳井小學教師張翎飛主動請纓,義務負責起跨海護送學生這一工作。張翎飛曾說:“海島孩子讀書不容易,我順路,水性又好,是這項工作最合適的人選。”
而正是為了守住對孩子們的承諾,張翎飛的“風雨擺渡路”,默默堅守了十五年。
在渡輪航行過程中,張翎飛最怕孩子趴在欄桿上玩耍,要是風大浪急,很容易掉入水中。為筑牢“生命線”,張翎飛總會時不時“巡邏”,提醒孩子們不要離開座位。渡船停靠隔洋塘渡口后,張翎飛會將孩子交給前來接送的家長;若家長未及時來接,張翎飛也會把孩子安全送至家門口。
最初幾年,岳井小學到長街鎮王家渡口要徒步近一公里的機耕路。后來,機耕路變成了公路,學校專門租了一輛面包車接送學生。從徒步機耕路到漫漫“越洋”路,張翎飛始終站在隊伍最前頭,一路護送,小心翼翼地“護航”著孩子們的“風雨求學路”。
2007年9月,臺風侵擾寧波沿海,岳井小學接到緊急轉移通知,當張翎飛帶著學生到達渡頭時,發現渡船因風浪太大已經停運。為了把孩子安全送回家,學校商定從附近村莊包一輛車繞道把學生送到家。于是,張翎飛便帶著孩子們通過陸路,輾轉1個多小時途徑80多公里,終于安全地將27名學生挨個送回家。
幾年前,張翎飛從隔洋塘村搬到了寧海縣城。周五護送孩子們到家后,他還要趕渡輪返回王家渡口,騎電動車到長街鎮,再坐公交車回到縣城,最后轉公交車才能到家。盡管要多兩三個小時才能回家,但張翎飛依然堅持接送學生上下學。
斯人已逝,然而“擺渡人”的故事還未結束。如今,岳井小學中的不少年輕老師已接過“擺渡人”護送的“接力棒”,每周輪流護送隔洋塘村的孩子們上學放學,繼續傾力守護海島學生的“風雨求學路”。(完)
?
相關鏈接:
上門服務為老人解憂 浙江景寧民警手繪“70免跑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