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伴隨著美舍河的美,一段段地掀起蓋頭來,最近到美舍河畔五公祠游覽的市民和游客明顯多了起來。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創>

    美舍河畔東坡情 “指鑿雙泉”潤蒼生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12-20 10:02

    長年清澈透明的浮粟泉。

      神泉再現 海南第一

      步入瓊園,但見古樹撐天,20多株荔枝、龍眼、人心果、雞蛋花等高大樹木,不僅枝葉蔭翳,花香四溢,而且茂林修竹,錯落交融,襯托著那些依地勢起伏而建的堂亭,其紅墻綠瓦更顯玲瓏別致,古色古香。

      遙想蘇軾當年泉邊漫步讀書,原以為如今依然是兩泉對應,會見曲徑溪澗,會聞泉水叮咚。哪知在園中尋遍各徑,包括繞洗心軒走一圈,也不見“濁而甘”的洗心泉,只看到粟泉亭和泂酌亭之間“清而甜”的浮粟泉,其泉也是靜水深流,獨得幽雅寧靜。

      記者查《方輿勝覽·海外四州》、《輿地紀勝·海南》等古書,都見有雙泉為“宋蘇軾所鑿”、“兩泉相去咫尺”等內容,還載南宋名臣李光貶瓊州12年,居雙井(雙泉)岡9年,再移昌化,故有詩云“曾是雙泉舊主人”之句。

      對于“東坡雙泉”命運,《民國瓊山縣志》輿地志載:元嘉泰二年(1202年),萬郡守重修,蔣琬作記,后久填廢。即文莊丘公(丘濬)亦有“雙泉湮沒不可見”之嘆。該志書還提到浮粟泉“其味更冽”、“泂酌亭雖圮,其基址并術根石尚存。但其上冢墓累累,已不堪用。”

      因雙泉而生曾經被毀的亭堂或原址或移地重建,已基本陸續復原,唯雙泉只剩一眼,看看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郡守葉汝蘭借泉頌揚,親筆題寫在粟泉亭上的對聯“粟飛藻思,云散清衿”,又看看由葉汝蘭所題、清代著名金石家汪厚所書刻于泉臺上的“浮粟泉”三個字,讓人不由感慨萬千。浮粟泉前的石碑給人欣慰,碑上記載了1997年再修這個蘇公謫瓊期間留下的重要遺跡的經過。

      “那個混濁的叫洗心泉,在元末明初已湮沒,具體位置也不知在哪,現在也很少提它了!”五公祠景區講解員王丹介紹說,這個在清朝又重見天日的清泉——浮粟泉,是蘇東坡所鑿雙泉之一,距今920年。過濾區是在1997年重修時所設,上下相連三口大小不同注滿泉水的方井,上為泉眼,中為濾池,下為飲水處。“現在很多人來游園,首先要看浮粟泉,它素有‘海南第一泉’美稱。”

      海南人文歷史專家、學者剛峰認為,浮粟泉這口古井之所以被稱為“海南第一泉”,除了是蘇軾當年“鑿的井”這一歷史緣故外,還跟這里凝結了歷代賢官們造福于民的情感有莫大的關系。泉邊專門建有一牌坊名叫“思賢”坊,坊后就是著名的蘇公祠。從海南歷史文化的角度看,還沒有哪個泉能薈萃這么多的歷史人文,故此泉可謂“文化第一泉”。

      剛峰說,此泉列為海南第一,還有個風水軼事。當年,蘇東坡在此開“龍眼”,有“龍泉”之稱。此龍脈從五公祠沿崗而下,過龍歧村奔赴至海作為海口“五龍戲海”之一,海口亦有“五龍門庭”之稱。蘇公坡在此講學,開啟了海南文瑞之祥。

      浮粟泉歷經近千年滄桑,雖然只有1米多深,表面看不見泉水噴涌,但神奇的是,水源旺盛,從不枯渴,不論大旱或大澇水位都保持不變。泉水多少年也難見水垢,一直純凈,清澈透亮,味道甘爽。曾有人在清代鑲刻的“浮粟泉”匾下增刻“神龍”兩字,可惜該匾在“文革”期間被毀。該口古井堪稱“神泉”。

      居住在府城的老人們說,傳說取水之人只要在井旁用腳一跺,井底下如源源不斷的冒出水泡,那么來年一定會財源滾滾,生活蒸蒸日上。上世紀五十年代前,海府地區的財主和商人到了除夕那天都會到井邊踏上幾腳,以祈求來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有些距此較遠的有錢人竟然還雇用人力或牛車拉泉水回家飲用,泡茶香醇無比。那時,泉水珍貴,如同圣水。后來該水經化驗屬礦泉水,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礦物質,具有保健作用。如今,作為古跡保護,已不允許商用或隨意私自取水。

      泉水汩汩憶東坡,飲水思源難忘恩。蘇軾在海南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的絕唱,也留下滋養人們心靈和精神的圣泉,它就像浸潤兩岸莊稼、美化城市的美舍河一樣流淌不息,把香甜無聲地流進世人的眼睛和心底。

      記者 彭桐

      (海口網12月20日訊)

    相關鏈接:
    金色燈光扮靚海口美舍河 市民感嘆景色宜人
    凈化美舍河 宣傳濕地保護 海口美蘭志愿服務月活動
    水利部專家考察海口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
    專家考察美舍河 為海口明年治水策略及具體操作支招
    [來源:海口網] [作者:彭桐] [編輯:李謝菲]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