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是全國首批“廁所革命”先進市,442座公廁遍布大街小巷無論是固定公廁、還是移動公廁,內外兼修,外形美觀設施齊全所有公廁全部錄入海口城市管家公眾號,手指一點,微信導航
海口公廁達“國標”有面子有里子。
海口部分公廁的外觀和內部設施。
廁所革命·城市廁所綜述篇
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如廁關乎海口每一位市民、游客的切身利益,直接反映政府的社會服務管理水平。借著海口“雙創”的東風,海口按照“布局合理、數量充足、設施完善、管理規范、衛生清潔”的公廁服務體系,大力實施“廁所革命”,提升城市的公廁質量。
目前,海口市公廁已達442座,超過國家規定標準。如今,走在海口城區大街小巷,無論社區固定公廁,還是移動公廁,所有的公廁都進行了升級改造,一座座公廁外形美觀,內部設施齊全,如廁體驗好,為市民游客提供了便利,獲得了群眾的廣泛贊譽。海口被評為全國首批“廁所革命”先進市。
1
“雙創”之前
主城區公廁數量少
新建公廁選址難
近日,農民工老李在騎車路過秀英向榮路時突然想解手,正好向榮路路邊就安有一座環保移動公廁,他很快便找到公廁解決了三急問題。幾年前,走在路上想找個廁所,可沒那么容易。因為,以前海口的公廁沒這么多。
據海口市環衛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2015年7月海口市啟動“雙創”工作時,海口的公廁總數是301座。而按照國家“創衛”要求,城區公廁按每平方公里3-5座的標準,海口市建成區面積共140.59平方公里,應建公廁不少于432座,缺口達131座以上。此外,公廁分布范圍不均,老城區公廁相對較多,新城區較少,越是需求量大的地段越是缺公廁,國貿、世貿、金盤、農墾等區域公廁數量少。
建設公廁,刻不容緩。
為此,海口主城區2016年計劃新建80座固定公廁,其中秀英區21座,龍華區14座,瓊山區21座,美蘭區24座。在海口主城區選點設置51座成品移動公廁,其中秀英區11座,龍華區14座,瓊山區13座,美蘭區13座。
在公廁選址上,廣大市民雖然希望如廁方便,卻不愿意公廁緊鄰自家附近。因此,從公廁開工建設起,有些群眾阻擾、撥打政府熱線12345投訴,致使公廁建設進展緩慢,甚至部分公廁基礎開挖后,又不得不重新選址。
2
“雙創”期間
一年新建公廁131座
手指一點,微信導航
面對重重困難,海口市環衛局迎難而上,積極協調各區政府及相關部門,通過宣傳教育、上門講解、提高管理質量、加大除臭設施設備、安裝噴香等方式,讓市民實地參觀、查看,得到周邊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海口采用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對公廁進行改造,1年間共投入6000多萬元,新建80座獨立固定公廁,同時升級改造36座舊公廁,使其達到二類以上標準;在用地難以落實、人流密集路段,選址安裝移動環保公廁51座。
目前,海口市公廁總數量已達442座,超過國家規定標準,且基本做到布局合理、設施齊全、導向醒目、標志規范、清潔衛生。同時,部分新建公廁經過專門的景觀設計后,使其在整體造型和布局上與周邊自然景觀相融合,優化了城市環境。
“我們還與酒店、商鋪等經營場所達成盟約,對行人免費開放。”海口市環衛局副局長鐘振川說,海口市有效整合社會公廁資源,城市主次干道大部分酒店、賓館、加油站、肯德基餐廳等24小時營業單位均承諾廁所對外開放,解決海口市商業鬧市區公廁不足的問題。
海口還將所有公廁全部錄入在海口城市管家公眾號,通過15分鐘生活圈可進行查詢、投訴和提出建議,極大方便了市民和游客的如廁需求。
3
管理機制
實行第三方打分評價
發現問題跟蹤監管整改
“公廁很新、很干凈,環衛工人也很用心!”12日10日上午,在海口市新埠島新世界花園附近一所公廁,剛剛方便出來的市民劉先生說,對公廁環境贊賞有加。劉先生說,這座公廁不僅外觀簡潔漂亮,獨具特色,“而且管理非常到位,比家里的廁所還干凈!”
據了解,海口在引進國內先進的PPP企業對公廁進行升級改造的同時,也加強管理服務。另外,海口市環衛部門還實行了第三方打分評價機制。
鐘振川介紹,第三方分別對各區環衛PPP企業負責的公廁管理等環衛作業質量進行檢查考核及量化評分,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平臺分類立案、派發處置,跟蹤監管,確保問題及時有效得到處理;并根據數字城管信息系統問題辦件數據,對各環衛PPP公司的作業質量進行考評打分,考評結果與支付服務費掛鉤,倒逼環衛PPP項目企業不斷提高精細化作業水平。
近日,央視《朝聞天下》和《新聞直播間》都播發了新聞,點贊海口景區和市區公廁同步改造,實行“第三方考核機制”,讓如廁感受更舒服。
目前,海口不僅已超額完成“雙創”要求的公廁改造任務,還被評為全國首批“廁所革命”先進市。
?
相關鏈接:
新公廁亮相海口濱海大道街頭 來看看長啥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