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12月6日上午,江蘇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湖山村舉行村祭,祭奠在侵華日軍湖山村大屠殺中的死難者和在湖山抗擊日軍戰斗中犧牲的中國軍人。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南京湖山村祭奠被侵華日軍屠殺的死難者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12-09 09:29

      中國青年報南京12月7日電(記者戴袁支)12月6日上午,江蘇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湖山村舉行村祭,祭奠在侵華日軍湖山村大屠殺中的死難者和在湖山抗擊日軍戰斗中犧牲的中國軍人。

      77年前的12月6日,侵華日軍第16師團入侵湖山村,隨即在湖山村及其周邊爆發了南京保衛戰役的“孟塘——湖山戰斗”,從當天(6日)至南京淪陷(13日),湖山村被屠殺的村民(含本村人在本村、本村人在外村、外村人在本村遭屠殺的)就有50多人,南京淪陷后又有10多人遇難;先后有15家絕戶,200多間房屋被焚燒。

      祭奠現場,掛有寫著“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湖山村村祭活動”的橫幅。獻給大屠殺死難者及湖山戰斗中犧牲的中國軍人的花圈上,掛著“青山綠水長流生前浩氣,翠柏蒼松堪慰過后英靈”的挽帶。村祭在該村觀音崗“以史為鑒”紀念碑前舉行,紀念碑上刻有在日軍大屠殺中遇難的60多位村名的姓名,該碑被公認為是南京民間建立的第一座村級大屠殺死難者紀念碑。

      湖山村黨總支書記艾錢云說,湖山村淪陷得比南京城早一周,因此在第一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村民舉行村祭。在悼念死難村民、緬懷抗日烈士的同時,告誡人們勿忘歷史,珍視和保衛和平,為實現強國夢想努力,同時也讓青少年受教育,增進他們的愛國情懷。

      剛治愈骨折的大屠殺見證人、87歲的蘇國寶,在孫女的攙扶下,拄拐來到村祭現場。當年蘇國寶3歲的弟弟被日軍扔下七鄉河淹死,義姑父等鄉親被日軍屠殺。蘇老說,死難者中有反抗日軍施暴而被殺的,有先被拉夫或抓去帶路后被殺的等。日軍殺人的手段包括槍擊、刀砍、刺刀捅、溺斃、鍬砸。

      此前可檢索的湖山大屠殺死難者僅有從城里到該村避難死亡的潘尚信、潘愛英兩人。2003年夏,本報記者帶著南京農業大學的學生志愿者,在孟塘、湖山、仙鶴門展開調查,尋找大屠殺幸存者、見證人,搶救性記錄村民口述歷史。湖山調查進行了12天,個別尋找了23位證人,取得21份證詞,均由證人簽名、蓋章按指紋,村委會加蓋了公章。絕大部分均有兩人以上證明,且與史料記載相符,形成了證據鏈,遇難者人、地、時、事、因、果齊全。這些證詞已由南京大學歷史系收藏,后又經江蘇省公證處公證。根據這些證言,整理出了39個案例,得出60多位死難者名單。2004年8月,中文核心學術期刊——《民國檔案》2004年第3期發表了全部證言。2005年12月出版發行的大型叢書《南京大屠殺史料集》第26卷收錄了湖山村村民的證言。

      紀念碑正面的碑文和背面的死難者姓名,都重新用油漆描過。2005年8月,在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建起了這座紀念碑,其正面鐫刻了本報記者撰寫的碑文。當時一些研究大屠殺史的專家學者出席了紀念碑落成儀式;隨后,日本和平友好人士松岡環也率團前來憑吊。

      南京師范大學史學教授張連紅等學者認為,湖山調查較完整地呈現了日軍在一個農村社區的暴行。調查者認為,湖山調查成果顯示:南京大屠殺并非始于1937年12月13日,而是始于日軍實施“南京攻略”,開始進攻南京外圍陣地的12月初。

      村祭結束前,按照當地民俗,燃放鞭炮慰藉亡靈。隨后,在該村的文化廣場舉辦了報告會,并展示了“大屠殺的見證”“史料記錄集”等展板。

    ?

    ?

    ?

    相關鏈接:

    歷史教授:南京大屠殺應列入聯合國公祭范圍
    能川元一:否定南京大屠殺違背日本戰后國際承諾
    新華社評論員:深切的緬懷 莊嚴的宣示——評習近平總書記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重要講話
    “史料新證——2014年新征文物”在南京公布

    ?

    相關鏈接:
    “史料新證——2014年新征文物”在南京公布
    新華社評論員:深切的緬懷 莊嚴的宣示——評習近平總書記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重要講話
    能川元一:否定南京大屠殺違背日本戰后國際承諾
    歷史教授:南京大屠殺應列入聯合國公祭范圍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編輯:楊海成]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