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為集齊“水滸卡”的孩子,放學就飛奔去買方便面;擠滿火車車廂的農民工,人人端著一碗方便面;加班至深夜的上班族,睡前來包方便面……
       
     您當前的位置 : 財經股市>

    1年少賣80多億包 誰在搶方便面的“飯碗”?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12-08 18:50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題:1年少賣80多億包,誰在搶方便面的“飯碗”?

      為集齊“水滸卡”的孩子,放學就飛奔去買方便面;擠滿火車車廂的農民工,人人端著一碗方便面;加班至深夜的上班族,睡前來包方便面……

      這樣的場景如今越來越少。日前有統(tǒng)計顯示,我國方便面銷量在2013年創(chuàng)下462.2億包的紀錄后,連續(xù)3年下跌,直至2016年的380億包,引發(fā)眾多“面友”的感慨。盡管今年以來銷量有所提振,但方便面市場整體萎縮的大勢已然發(fā)生。曾經火爆的方便面行業(yè)緣何開始走下坡路?一包方便面的命運折射出怎樣的社會變遷?

      曾經每秒打開1465包 如今1年少賣80多億包

      曾幾何時,方便面深受國人喜愛。“最難忘記在寢室邊吃方便面邊圍觀室友打游戲。”“我曾經是個農民工,但身上方便面的味道比汗味還重。”有網友說。

      名人也不例外。女排教練郎平靠吃方便面解壓;前國乒總教練劉國梁親手煮方便面獎勵選手;阿里巴巴創(chuàng)始人馬云及其團隊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為了節(jié)約時間和成本,全員吃方便面,甚至還專門招聘過一個能變著法兒把方便面煮出50種味道的員工……

      自1958年在日本問世以后,方便面以便宜、好吃、方便、保存時間長的特點迅速打開全球市場。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方便面營業(yè)額曾連續(xù)18年遞增,成為全球方便面第一產銷國。世界方便面協(xié)會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方便面年銷量為462.2億包,相當于平均每人消費34包,全國平均每秒鐘打開1465包。

      然而,方便面“欣欣向榮”的腳步卻止于2013年。作為業(yè)界兩大巨頭,康師傅和統(tǒng)一近年來雙雙變賣資產,傳遞出該行業(yè)的絲絲“寒意”。2016年至今,統(tǒng)一將今麥郎飲品、健力寶及星巴克股權出售;康師傅則在今年初將西安空置的方便面廠和飲料廠出售,并計劃出售江門、南寧等地的飲料廠。

      據康師傅公司年報顯示,2006年至2013年,康師傅方便面板塊營收從10.52億美元增長至43.32億美元。2013年至2016年,該板塊營收又下滑至32.39億美元。

      2015年,22家較知名的方便面公司中有6家已倒閉;2016年,全國方便面銷量下滑至380億包,連續(xù)3年呈現衰退趨勢。“我都不記得上一次吃方便面是什么時候了。”網友“天上橫飛”的感慨反映了市場的變化。

      方便面不再最“方便” 消費下滑成必然

      方便面行業(yè)在我國崛起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正是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時期,數以億計的流動農民工,構成方便面龐大的消費人群。近年來,隨著農民工流動人口總量增速開始持續(xù)回落,方便面市場也隨之進入下滑通道。

      國家統(tǒng)計局報告顯示,2012年以來,我國農民工總量增速總體回落。對比方便面產銷量增速曲線與農民工增速的回落曲線可以發(fā)現,兩者幾乎都在2012年出現明顯拐點。

      交通方式的變化也影響著方便面的命運。在高鐵尚未聯(lián)通全國的時代,“綠皮火車”成為人們出遠門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由于車速慢、運行時間長,方便面成了出行“必需品”。隨著飛機、自駕等交通方式愈發(fā)普遍,尤其是鐵路運輸進入高鐵時代,乘車時間大幅縮短,方便面消費逐漸減少。

      “鐵路原本是方便面的重要市場,但近年來火車站訂貨越來越少。”曾在云南大理代理銷售某品牌方便面的龍書海說,“如今方便面行業(yè)不好做,前年轉做飲料和休閑食品代理了。”

      此外,外賣行業(yè)的崛起也是造成方便面行業(yè)萎縮的關鍵原因之一。2013年以來,眾多網絡外賣平臺的興起讓人們能吃到送到家的保溫、快捷食品,方便面逐漸不再被青睞。

      中國互聯(lián)網信息中心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guī)模達2.95億,較2016年底增長41.6%,其中手機網上外賣應用增長最為迅速,用戶規(guī)模達2.74億,較2016年底增長41.4%。

      迅速崛起的外賣行業(yè)甚至滲透到高鐵交通領域。今年7月,高鐵“外賣”在全國27個高鐵車站上線運行,商家在12306互聯(lián)網訂餐配送中心和乘務員協(xié)助下,實現對乘客訂餐的“精準投放”。

      從“吃飽”到“吃好” “小面”里的“大變遷”

      “我努力就是為了以后不用再吃方便面。”網友“zhutty”這樣詼諧的表達,以前經常能聽到,既說出了方便面便宜的特點,也是曾經人們生活水平的真實反映。但如今,對很多人來說,吃方便面不是因為窮,而是為了“過過嘴癮”。

      事實上,出現衰落趨勢的不僅僅是方便面,休閑食品產業(yè)整體也在下滑。“我現在在大理代理休閑食品,去年銷售額1200萬,今年只有800多萬。”龍書海說。

      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表示,方便面銷量下滑的背后是人們消費結構的轉變,反映出我國的消費正在升級。“與最初‘吃飽’的觀念相比較,當前消費者需要的是‘吃好’,是健康營養(yǎng)的膳食。”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教授沈群則認為,方便面銷量下滑,一方面是受近些年來“32小時還不能完全消化”等網絡謠言中傷的影響,扭曲了部分消費者對產品的看法。另一方面,小小方便面恰恰折射了國民生活的大變遷。國內消費升級日益加快,人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更加追求綠色、健康、營養(yǎng)的高品質生活,對產品的品牌、質量、外觀以及口感都有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去年以來,康師傅、統(tǒng)一等品牌紛紛發(fā)力口味創(chuàng)新和產品升級,力求擺脫低端化形象。如康師傅在天津建設方便面印象館,將整個生產流程完全展現給消費者,意在消除人們疑惑。在行業(yè)努力下,今年以來方便面市場連續(xù)3年銷售下滑的局面得到遏制,行業(yè)利潤甚至略有上升。

      業(yè)內專家介紹,我國方便面行業(yè)每年要加工全國12%以上的小麥,消耗的蔬菜、香辛料、肉、蛋等農副產品也在5%以上,且關聯(lián)著很多上下游的行業(yè)。雖然昔日風光不再,但仍是一個重要產業(yè),尤其在為解決主食工業(yè)化、農產品價值提升、農民增收等一系列問題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

    ?

    相關鏈接:

    康師傅拿什么扛住外賣? 高端方便面成“救命稻草”
    外賣成方便面終結者? 專家:方便面可轉向休閑食品
    方便面比3年前少賣80億包 消費者不餓了么
    年內銷量同比增長1.5倍 方便面行業(yè)企穩(wěn)回暖

    ?

    相關鏈接:
    年內銷量同比增長1.5倍 方便面行業(yè)企穩(wěn)回暖
    方便面比3年前少賣80億包 消費者不餓了么
    外賣成方便面終結者? 專家:方便面可轉向休閑食品
    康師傅拿什么扛住外賣? 高端方便面成“救命稻草”
    [來源:新華網] [作者:吳茂輝 陳俊] [編輯:余冰月]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jié)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fā)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lián)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