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鄉土特色不放棄 群策群力繪新圖
海口文明生態村建設受游客及與會代表點贊
文明生態村創建令秀英區美德村面貌一新。 本報記者 黃一冰 攝
●“這次我們就是沖著你們的火山石古屋來的。”來自浙江嘉興的游客葉康爾這樣點贊美孝村“原汁原味”的火山石古屋。12月6日,全省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進行到第二天。當天上午,我省各市縣及開發區的與會代表齊聚一堂,互相探討、分享文明生態村的建設經驗。“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海口的文明生態村建設先行一步,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與會代表對我市文明生態村建設給予點贊。
因地制宜
創出特色
代表點評
“海口文明生態村規劃設計水平高、起點高、標準高。”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國清表示,海口引入大企業帶動農村經濟,將文明生態村建設和發展旅游相結合,很好地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這都是值得學習借鑒的。
記者踏訪
我市樹立規劃先行的理念,堅持多規合一,堅持和諧共生。在創建過程中堅決反對簡單粗暴,不搞大拆大建,保留村莊特色,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在村莊公共活動場地、道路、宅旁與水旁增綠、護綠,形成多層次、錯落有序、親切宜人的綠色空間。瓊山區的本立村、加樂湖村等一大批村莊在創建后均展現了“村在林中、院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美景。
此外,我市堅持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以旅游標準化改造現有農業生產示范基地,建設火山石斛園、農馨火山南藥產業園、壅羊公社等休閑農業示范點。石山鎮采用“公司+農戶”模式的石斛產業項目,盈利“四六分成”,一年種植,十三年收益,年平均畝產值可達5-10萬元。運用互聯網運營中心,通過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的模式推廣和銷售農產品,進一步提升品牌效益,通過舉辦石斛、荔枝火山美食文化節,推出了具有羊山特色的區域品牌。石山黑豆、石山壅羊等獲得國家地理標識。
?秀英區馮塘村的馮塘綠園成海口鄉村旅游的亮點。 本報記者 黃一冰 攝
以人為本百姓共創
代表點評
“海口在農村培育產業,實現農村新的經濟增長,讓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這做法是文昌要學習和加強的。”文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嬌慧表示,5日考察了海口的文明生態村,覺得海口在結合產業發展、污水處理等方面加強文明生態村建設的做法值得借鑒。
記者踏訪
我市創建文明生態村有力地促進了農村政治文明建設,考驗、錘煉了基層干部,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各創建村在資金使用、村莊規劃、施工招投標等各項工作中,組織群眾廣泛參與,展開民主討論,接受群眾監督。大家說了算、大家一起干,廣大農民在參與中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在創建文明生態村的過程中,海口各區均讓群眾成為創建工作的主體。各地群眾不等不靠,無償投工投勞,捐款捐物,積極參與創建,許多村莊的群眾由“要我建”轉變到“我要建”。三江鎮龍門村發動村民集資捐款20萬元,村民投工投勞修建了環村路及巷道。演豐鎮石路村村民自籌20多萬元,投工投勞建設了環村道路和巷道,村容村貌大為改觀。大致坡鎮堆巖村多方籌資30多萬元,建設村前擋土墻、環村路等。龍華區各鎮在各村莊創建中,群眾不僅投身到建設家園的熱潮中,在人力、物力上更是大力支持,主動投工投勞、捐款捐物,形成一種全民齊上陣、共建新農村的濃厚氣氛。
“不想讓村里近80間火山石古屋被世人遺忘。”自掏腰包助力文明生態村建設的龍泉鎮昌盛村企業家梁振效說。
鄉土文化喚起鄉愁
游客點評
“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很古樸很純真。”12月6日,在海口美孝村,騎行愛好者劉鑫告訴記者,他去過很多地方,他認為火山村落非常罕見,屬于稀缺資源,他會將美孝村的火山文化告訴更多的朋友。
記者踏訪
在美孝村,幽長曲折的石頭巷子、古老的石屋門庭和百年的火山石屋大多使用火山石壘砌而成。在缺水少土的羊山地區,村民自古就養成禮敬自然環境的傳統,從不亂砍一棵樹、破壞一塊石頭,盡管村中一些石屋因年代久遠而衰敗,但至今仍保留著原始風貌。如今,厚重石頭累積起來的房子、古巷、石墻等,就是村莊珍貴的火山文化遺產。在村民的房前屋后看不到成堆的垃圾,村民休閑廣場及村公共道路,地面除了有落葉外,看不到牛羊糞便和塑料袋等,就連小巷的地面都十分的干凈整潔。
在美孝村文化廣場左側,原來的“書館”和“孔子學堂”完整地保存,這是清乾隆40年村民捐款建起來的。學堂內立有孔子像和孔子神位牌,在學堂內也立有“繼往開來”“題名碑記”等石碑,記錄了熱心支持教育捐款人的姓名,讓后人繼續支持發揚教育事業,代代相傳。
文化是旅游業之魂。建設國際旅游島,鄉土文化彰顯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海口文明生態村建設,堅持挖掘、保護并弘揚海口鄉村的特色文化,堅持推進海口農村基礎設施改造、公共環境建設與鄉村風貌結合的改善,加大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強化海口鄉土特色。在全省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47個村落中,海口市占13個。羊山文化,以火為靈魂,是海口文化中最光輝燦爛的一種,涵蓋海口三區十三鎮。許多羊山古村都冠上“儒”、“道”、“典”、“美”、“孝”等極富文化象征與追求的字眼。
記者吳祝好
(海口網12月7日訊)
?
?
?
相關鏈接:
以生態文明理念助推鄉村振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