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創辦企業,有過輝煌
因跟不上市場,還是停產了
陳金英的廠子停工后,廠房也賣了,目前設備和存貨臨時放在麗水開發區一個出租倉庫里,2萬件滯銷的羽絨服有序堆放著,倉庫的另外一間堆著滿是灰塵的縫紉設備。倉庫在4樓,87歲的陳金英一口氣能爬上去,她仔細擦拭著縫紉機,擦拭的時候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因為這些縫紉機曾經承載著她的光榮與夢想。
那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創業夢——
因為身體關系,陳金英提早病退。53歲時,賦閑在家的她發現麗水市場上中老年羽絨制品很少,就在城郊租了一棟300平方米的民房,買機器招工人開始創業。
產品一進入市場,這些價廉物美的羽絨制品隨即熱銷。2004年,陳金英達到事業高峰期,產值高達1000多萬元,利潤上百萬元,產品的觸角延伸到了金華、杭州。
但好景不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因為沒有及時更新款式,產品日漸不適合老年人的審美要求,陳金英生產的羽絨服開始滯銷。
2011年,陳金英賣掉了廠房和市區里的兩套房子還債,2012年底,手下的12名員工連工資都發不出了。
臨近過年時,陳金英練攤賣存貨,為12名員工籌得12萬元薪水,讓員工拿著錢回家過年,說起這事,至今陳金英都會掉淚。
新聞+
“讓后代覺得奶奶是個好人”
事實上,一輩子樂善好施的陳金英多次獲得麗水市的“道德模范”等各種榮譽證書。汶川地震、印尼海嘯、麗水貧困生上學、福利院老人生活費……在別人需要的時候,老太太都獻過自己的愛心。
這些證書都被陳金英壓箱底收藏著,她說自己有錢時沒有留給孩子一些財富,她希望這些榮譽證書流傳下去,“能讓后代們覺得奶奶是個好人。”
有關部門曾做過統計,陳金英捐贈善款合計達到57萬多元。此外陳金英還捐出了價值幾十萬的羽絨制品。“如果這次賣的存貨還款有盈余,我還會捐出去,錢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兒孫也自有兒孫福。”
?
?
相關鏈接:
別讓梗阻冷了“城歸”創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