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唯一一個行走在鐵軌上、沒有固定注冊地、造福貧困地區的免費眼科醫院。運行20年來,這趟“中華健康快車”由一列增至四列,幫助超過18萬名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被人們習慣地稱為“火車醫院”。
目前,四列“健康快車”之一的“中國石化光明號”正停靠在廣西桂林市。在這輛四節車廂組成的列車上,病房、手術室和會議中心一應俱全,醫護團隊來自北京三甲醫院及當地基地醫院,經過層層篩選的眼科醫生及護士在列車上工作。
廣西桂林,這個位于中國西南偏遠省份的城市第三次迎來了“火車醫院”。2010年“中國石化光明號”、2014年“香港光明號”先后來到桂林,為2450余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了復明手術。2017年“中國石化光明號”再次來到桂林救助貧困白內障患者,該項目被市政府列為2017年桂林市衛生精準扶貧項目。
“每年列車都不停地穿行于偏遠地區,我們這列今年就去了新疆喀什和吉林白山,為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治療,每地停靠2到3個月。”列車長王悅真說,按照計劃,從10月12日列車駛抵桂林起3個月內,當地近千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將在此接受免費的救助手術。在此之前,本次活動的基地醫院桂林市第二人民醫院組織“健康快車”醫療篩查工作小組,歷時2個多月深入全市11縣6城區40個醫療篩查點,共篩查出白內障患者6294人。
10月19日上午,“健康快車”開始對白內障患者實施“白內障超生乳化+人工晶體植入”復明手術,患者術后由醫務人員陪同,回到基地醫院桂林市第二人民醫院北院住院觀察。
家住廣西靈川縣潮田鄉寨底村的貧困戶熊志連,成為本次上車接受手術治療的首批白內障患者。熊志連患白內障有4年之久,家境貧困的他今年49歲,至今未婚,與年邁體弱的父母靠低保生活。“發自內心的全是感恩,是大家的關愛讓我重見光明。”熊志連說,他80多歲的父親同樣患白內障多年,目前已接到手術通知,過幾天也將去往“火車醫院”治療眼睛。
患病這些年,熊志連家境每況愈下,家里電燈也壞了,每到夜晚屋內昏暗無光。手術后,“健康快車”的志愿者上門幫助修理電燈,并添置了鐘表、電冰箱等家具。熊志連憧憬著,未來在山上多種點柑桔,過段時間再外出打工,全家將會過上更好的日子。
“健康快車”停靠桂林后,15天內累計手術人數407人,每天20多臺手術,救助的白內障患者年齡最小的1歲,最大為的91歲。
運行20年來,“健康快車”已走過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110個偏遠地區,實行免費復明手術超過18萬例。回憶起當年“健康快車”誕生過程,“健康快車”創會主席方黃吉雯感慨良多。1997年,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都送禮物慶祝香港回歸,香港愛心人士倡議做一個能走動的禮物回饋給內地。“我就把建立‘健康快車’的想法提了出來。”方黃吉雯說,這是中國唯一的專門從事慈善醫療活動的眼科火車醫院,是匯聚愛心、以扶貧治盲為使命的慈善團隊。
香港同胞于1997年向祖國內地贈送了第一列“健康快車”,其后又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別向內地贈送了第二列和第三列,每年的運營經費由北京和香港的基金會一起籌集。此后,中國石化集團參與“健康快車”慈善項目,于2007年全額捐贈了一列以“中國石化光明號”命名的專列。2013年,澳門基金會也開始資助“健康快車”項目。
20年來,除了為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手術,“健康快車”還承擔起培養當地醫生的責任,至今在全國共建立了69所“眼科中心”。“健康快車”每年都邀請外國和香港專家來“眼科中心”義務講學培訓,并于2015年起在部分地區免費的“糖網病”篩查。
依托“健康快車”平臺,近年來桂林市第二人民醫院眼科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2010年“健康快車”第一次來桂林時,該院醫生溫利輝作為基地醫院醫生配合列車醫生隨車工作數月,經過鍛煉,如今已成長為資深眼科醫生,發明的白內障小切口手術刀獲得國家專利。(何豐倫朱麗莉 趙剛)
?
?
相關鏈接:
海南啟動白內障精準扶貧項目 貧困患者將獲免費治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