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萬象2016年9月8日電? 通訊:中老攜手讓“老撾一號”衛星成為老撾國家名片
新華社記者章建華 榮忠霞
在2015年12月老撾建國40周年慶典期間,時任老撾國家主席朱馬里·賽雅頌說:“老撾全國上下都沉浸在中方幫助老撾發射衛星的喜悅之中。”老撾老百姓則說:“現在的星空也有我們一份啰!”……喜悅、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早在約20年前,老撾就萌生了發射屬于自己的衛星的想法,但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擱置了老撾對天空的向往。
“老撾一號”通信衛星項目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啟動,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屬的中國亞太移動通信衛星有限責任公司總承包。2015年11月21日,在時任老撾國家副主席、現任國家主席本揚·沃拉吉的親眼見證下,“老撾一號”衛星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送上太空,老撾的夢想成為現實。
之后,衛星運營穩步推進:2016年3月,衛星在軌交付;9月,中老合資、負責“老撾一號”商業運營的老撾亞太衛星有限公司獲老撾政府許可,正式開展衛星通信、衛星電視和地面移動通信等業務。
在老撾亞太衛星有限公司董事長、前老撾郵政、電信和信息部長亨·蓬馬占看來,“老撾一號”的成功發射在多方面都給老撾帶來好處。
“老撾是一個發展中小國,擁有屬于自己的衛星對老撾政府和人民來說尤其振奮人心,這使得周邊國家和全世界其他衛星擁有國都對我們刮目相看,這是從未有過的事,”亨·蓬馬占說。
他說,衛星將是老撾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推動力,老撾政府將盡可能地把它投入到經濟發展領域;而在社會方面,老撾是一個多山的國家,“我們將用天線打開每一個角落,為偏遠地區的老百姓提供更多便利,使他們能夠通過衛星對世界有新的認識,能夠感受新的生活方式”。
衛星地面測控站對衛星在軌運行進行安全、有序的控制和管理,也成為對外展示的一個窗口。
老撾1998年就開始選址建設衛星地面測控站,那是在首都萬象南部的一個小高地上,背靠湄公河,入口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小湖拱衛,位置上佳。可是,2008年初,當如今擔任老撾亞太衛星有限公司總經理的丁詠冰來到這里時,卻“到處都是牛羊”。
現在,這里的衛星地面測控站已然成為展示老撾國家形象的一張名片。丁詠冰告訴記者,“幾乎每個月都有各國代表團來訪,尤其是東盟各國的國防、郵電部門代表團和各類企業、協會和組織代表團”。
能為“國家名片”工作,這讓地面站的員工情緒昂揚。一名員工笑著對記者說:“我很高興能夠成為衛星公司的一員。這是老撾第一顆衛星,意義非凡!”
目前在地面站工作的百余名員工中,老撾員工占了約9成。經過培訓,目前,老方技術人員已初步具備管理衛星能力,以及對“老撾一號”衛星進行日常檢查、常規控制、應急處理的能力。
“‘老撾一號’不僅可以為老撾國家電視臺等本國機構提供服務,中南半島以及東盟地區的國家都可以使用我們的服務。”說起衛星,丁詠冰不光對經營業績充滿期待,也希望通過這顆衛星為中國和老撾以及其他東盟國家搭建起文化交流的平臺,讓東盟國家民眾通過衛星傳送的電視節目更加了解中國。“天與地結合,實現了經濟和文化的互聯互通,也增進了人民感情的互聯互通。”
亨·蓬馬占認為,“老撾一號”還堪稱老撾的一張高科技“商務名片”。“我們不用再向其他國家租用衛星了……我們的衛星也可為很多國家提供服務,這將推動老撾和周邊國家的合作,這契合老撾政府的政策。”
據悉,老撾亞太衛星有限公司已經與老撾各部委以及老撾國家電視臺、中老鐵路有限公司進行了不同層次的接觸和技術方案交流,有的已達成初步合作意向,還與印度尼西亞、中國香港等地的境外客戶簽署了合同或者意向協議。
中老攜手成就的“老撾一號”這張老撾國家名片,突出體現了中老兩國作為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親密關系。亨·蓬馬占表示,希望借“老撾一號”衛星將老中兩國的合作深化到新的層次,而“老中兩國的衛星合作肯定也會將兩國合作推向一個新高點”。
?
?
相關鏈接:
老撾總理高度贊賞中老鐵路項目施工成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