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井噴 新華社發 朱慧卿 作
美媒稱智能手機促進文學變革:網絡寫手或成中國“羅林”
參考消息網11月9日報道美媒稱,在中國,智能手機可能正將印刷業置于死地,但它們正為文學帶來變革。政府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已達3.33億。一些作者是業余愛好者,還有一些是職業作家。但隨著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為一個13億美元的產業,這兩者越來越難以區分。
據美國彭博新聞社網站11月6日刊登文章稱,投資者已經對此給予關注。8日,中國第一大網絡出版商閱文集團將在香港上市,市值預計超過60億美元。它的成功應該令出版業其他成員注意到,圖書的未來正在中國寫就,并且它看起來與過去截然不同。
文章稱,20世紀90年代末,作者們開始在網上論壇和公告板上發表連載小說。這是一種非正式的、基本上不受審查的出版方式,一些早期的作品、尤其是言情小說引起了轟動。讓這些早期連載小說走紅的因素還包括網上論壇本身。它們是那個時候的社交媒體,平行的評論和討論有組織地出現在這種新文學中,成為閱讀體驗中與故事本身同樣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很多情況下,這些評論影響了作者如何寫作,從而吸引了更多渴望參與故事創作過程的讀者。
文章稱,隨著社交網絡的興起和手機在中國的迅速普及,網絡連載小說成為了一種成熟現象。2011年,兩部備受好評的小說《后宮甄嬛傳》和《步步驚心》在全國大受歡迎。自2012年以來,網絡文學市場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
文章稱,盡管這些連載小說擁有很高人氣,但它們并沒有迅速賺到大錢。一些出版商嘗試了付費墻。還有出版商嘗試了出售廣告和接受微支付。這些嘗試都沒有取得很大成功。然而,近年來,一些企業家找到了有關連載小說的一種新思維方式——將其作為一條碰巧開始于網絡的娛樂產業鏈。
文章表示,這條產業鏈現在包括電影、電視、游戲……甚至是印刷書籍。2015年,fresh果果的《花千骨》被改編成熱門視頻游戲和網絡電視連續劇。另一部連載小說《鬼吹燈》成為中國歷史上票房第九高的電影,網絡和紙質圖書閱讀量達到數百萬。中國最暢銷的網絡作家張威2015年收入達到1680萬美元,其中只有2%或3%來自那些直接為他的網絡作品付費的人。
文章稱,投資者認為未來會有更多成功。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等中國最大的科技公司都投資于一些平臺,試圖吸引有才華的作者,并將他們的作品變為多媒體特許經營品牌。最初在網上免費寫作的張威去年接受采訪時簡明扼要地說:“我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像迪斯尼那樣的大特許經營品牌。迪斯尼有很多角色,它們的受歡迎程度通過電影和動畫片得到加強。”
文章認為,中國的娛樂公司希望,現在某個為智能手機寫免費故事的人遲早會成為中國的J·K·羅林,有640萬名作者和960萬部作品待售的中國網絡文學會是一個開始尋找“羅林”的好地方。(編譯/李莎)
?
相關鏈接:
網絡文學上市熱潮凸顯業態前景可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