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預售、定金膨脹金、滿減紅包、直降紅包……“雙十一”將至,各大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不斷翻陳出新。與往年相比,不少“剁手族”直呼“規則更復雜”“數學不夠好,真心玩不轉”。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雙十一”將至,網購新“玩法”背后有多少“套路”?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11-06 08:11

      新華社杭州11月5日電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張璇 陳曉波

      預售、定金膨脹金、滿減紅包、直降紅包……“雙十一”將至,各大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不斷翻陳出新。與往年相比,不少“剁手族”直呼“規則更復雜”“數學不夠好,真心玩不轉”。

      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促銷活動背后,消費者到底能有多少實惠?網購可以更安心了嗎?

      “買買買”,考的不僅是數學

      今年的“雙十一”,買家不僅要“拼手速”,還要“考腦力”。記者注意到,淘寶官方給出的“雙十一”攻略里,促銷節期間各種名目的活動就有14種;京東則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主題購,且多以10至30元定金為主,成1.5至3倍翻倍;蘇寧易購的消費者可以通過玩游戲的方式賺紅包……

      來自成都的消費者許女士研究促銷規則多日。她發現今年一些平臺的定金膨脹金要靠搶。“只有在指定時間內前多少名的才有機會翻倍……每年的規則都不同,一個電商平臺上就有好幾種‘玩法’,數學已經不夠用了。”許女士說。

      今年已是“雙十一”的第9年。浙江大學教授金雪軍認為,“雙十一”營造了國內一年一度的“消費狂歡”,其影響力也逐漸擴大到全球。但在國內市場,其中違法違規行為多有發生,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而且破壞了網購的生態環境,需要“剁手族”們擦亮眼睛。

      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于近日公布的統計顯示,“雙十一”后一個月內是消費投訴高峰期,數量也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其中2015年同比上年增長18.60%,2016年同比上年增長26.27%。

      新“玩法”背后有哪些老“套路”?

      假冒偽劣、虛標原價、刷單炒信、誤導宣傳……這些都是往年“雙11”常見的“騙局”,今年又有哪些“套路”需要額外注意呢?

      ——預售模式“坑”不少,規則不清“陷阱”多。預售模式出現,較好地解決了“雙十一”當天由于流量過大導致的系統癱瘓,同時也給商家更加精準的銷售預估,庫存準備。

      但有業內人士指出,消費者可能會遭遇“定金”和“訂金”的問題,一般來說定金不退,訂金能退,各平臺對于“雙十一”規則的設置應當公開、透明,并且有特殊說明,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線上線下同款商品,質量卻不一樣。很多網友有疑問,為何網上買的紙巾薄很多,同品牌的羊毛衫羊毛含量少很多?業內人士指出,由于一些品牌的貨品在“線上線下”仍未完全打通,就存在電商專供款,“價低降質”。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電商專供”商品與實體店銷售的產品看似一模一樣,仔細看會發現顏色、內件配備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別。“電商專供”商品一般在服裝、電器、鞋帽、箱包等品類較多,消費者要擦亮眼睛。

      ——贈品不能享受常規售后服務。不少網友都買過“買一贈一”的商品,例如買冰箱送電飯煲,然而電飯煲壞了卻被回復贈品無保修。

      浙江政法聯律師事務所律師巫瓊妮表示,《網絡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明確,網絡集中促銷經營者在促銷活動中銷售、附贈的商品,應符合《產品質量法》的規定,不得銷售、附贈國家明令禁止銷售的商品,不得因促銷降低商品質量。附贈的商品,也應根據相關規定提供“三包”服務。

      ——先漲后打折成“潛規則”。廣東一位賣家告訴記者,為制造低價,不少商家會采取先漲價后降價的方式。比如,某款女裝平時的網絡售價為200元,標示原價為300元,在“雙十一”前商家突然將原價標示為390元,活動為打五折,實際銷售價格為195元,比平常售價只低5元。

      曹磊同時提醒,“雙十一”等電商大促期間往往是網絡詐騙活躍期,各類詐騙如釣魚木馬、中獎詐騙、退款詐騙、貨到付款詐騙、秒殺詐騙等層出不窮。消費者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并避免貪小失大。

      打假在行動,網購陷阱需提防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執法司下發《關于開展“雙十一”消費品電商領域執法打假集中行動的通知》,決定從10月25日至11月15日在全國開展“雙十一”消費品電商領域執法打假集中行動。

      針對網購仍存在防不勝防的消費陷阱,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助理研究員周輝建議,在“雙十一”這樣的促銷節點,消費者需特別注意網購過程中的流程和細則。如果遇到網購商品或服務質量等問題,可通過協商、尋求工商部門或其他第三方維權機構幫助,遇到網購欺詐的應及時舉報維權。

      各地消費者協會也適時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提高警惕、謹防網購陷阱。山西省消協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消費者協會搭建了電商消費維權綠色通道平臺,并逐步與全國各級消協對接。消費者如果在網購過程中遇到合法權益遭受侵害的情況,可以直接向當地消協投訴,并通過維權綠色通道平臺解決消費糾紛。

      一些專家認為,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法律法規凈化網絡環境,一些平臺的自律也逐步跟上,消費者素養不斷提高,消費逐漸回歸理性,多重因素促使網購環境已開始向好。同時,治理網購亂象仍需政府相關部門、企業、消費者共同努力,在做大“增量”的同時,還要不斷“提質”。

    ?

    相關鏈接:

    “雙十一”大考將至 各式新零售短兵相接
    “雙十一”臨近 海口商家促銷活動如火如荼
    雙十一“預備戰”:理貨員、倉儲員招聘量飆升
    能否在中國的“雙十一”分到“蛋糕”?韓企很忐忑
    雙十一預計破10億件 海量快遞包裝能“綠”起來嗎

    ?

    相關鏈接:
    雙十一預計破10億件 海量快遞包裝能“綠”起來嗎
    能否在中國的“雙十一”分到“蛋糕”?韓企很忐忑
    雙十一“預備戰”:理貨員、倉儲員招聘量飆升
    “雙十一”臨近 海口商家促銷活動如火如荼
    “雙十一”大考將至 各式新零售短兵相接
    [來源:新華網] [作者:潘子荻] [編輯:金慧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