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企業家致良知(北京)論壇”新聞發布會現場
乘著十九大的東風,“致良知四合院”攜手正和島陽明學院、致良知涌泉學苑、京師致良知學堂,日前在北京梅地亞新聞中心,舉辦新聞發布會,鄭重宣布“2017企業家致良知(北京)論壇”將于11月28日—30日在雁棲湖國家會展中心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
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的本質,是圣賢文化。圣賢文化的核心,是關于“心”的學問。圣賢告訴我們如何莊嚴這顆心,激發其能量和智慧,打開格局,提升境界,讓我們的生命更莊嚴,更崇高。
2011年5月9日,習近平在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與師生座談時說:“王陽明一生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既是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10月31日是陽明先生誕辰545周年,本次新聞發布會選擇在10月30日舉行,以表達對明朝王陽明先生的敬意。陽明心學不是書齋之學,而是實踐之方。陽明先生通過龍場悟道,以自己的生命實踐,解讀圣賢文化,展現知行合一的力量,立德、立功、立言,成就輝煌人生。
過去五年間,在致良知四合院,從28個人到上萬名企業家,他們潛心學習、切實踐行陽明心學,許多人的生命得以煥然一新,經營格局實現重大突破。目前,在致良知四合院學習的企業經營者中包括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的幾十位董事長,多位全球行業領導者的企業負責人等。
500年前的陽明心學,對于當代人究竟有什么價值和啟發?致良知四合院的企業家們,為什么既學習陽明心學,也學習習主席的系列講話?企業家學習陽明心學的過程中,怎樣理解和踐行“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致良知四合院理事長、正和島創始人劉東華,在本次新聞發布會上首先做了題為《不可錯過的新時代》的演講。講話中,他闡明了舉辦2017年企業家致良知論壇的目的和意義:陽明先生以及儒家思想中的“天地萬物一體”的思想,是兩千年來圣圣相傳的精髓,與習主席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本質相通、相互印證,本質上都是為了實現圣賢幾千年來的宿愿——修身、齊家、治國、利天下。本次致良知論壇的目的,就是推動中國企業家學習陽明心學,以圣賢為榜樣;認真學習習主席講話,讀懂中國,讀懂時代,發揚新時代的企業家精神,擔當歷史責任,與祖國同頻共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響應“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中國企業家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不僅成為中國經濟的名片,也要成為中華文化的使者!
致良知可以助推戰略創新!一批已經功成名就的企業家,在遇到致良知之后,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以及企業戰略,立志高遠,隆重出發,讓自己的人生下半場更加精彩。世界光伏產業領導者、晶龍集團董事長靳保芳,在學習致良知之前,最大的苦惱是找不到繼續前進的精神動力。如今,66歲的他帶領集團重新出發,立志從“大公司”成為“偉大公司”。
一批不想接班、不想回國的創二代,加入致良知學習之后,突然表現出了強烈的責任感和愛國熱情,讓父母驚喜不已。芳子美容公司的總裁龔臣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
2005年他從英國留學歸來,加入由父母創辦的芳子美容,擔當起家族事業傳承的責任。2014年9月,在母親的引領下,龔臣加入致良知四合院學習,他才領悟到,帶領一群年輕人,來到這座城市,找到生命的意義,過上有尊嚴的生活,是他生命的崇高使命。在龔臣的帶領下,芳子美容進入一個新時代:2017年半年新開美容店100家,2017年簽約100家女校;到2020年,培養100萬女校畢業生!
十九大報告中,習主席特別提到了教育強國。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中國的教育之痛何以緩解?如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精英集團董事長翟志海,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根深葉茂的教育法”。
最后,致良知四合院秘書長立平女士,代表本次論壇組委會,詳細介紹了本屆論壇的日程安排及十大亮點,并回答了各方媒體對于論壇的提問。
致良知四合院的企業家學員和教育界精英,以五年生命時光的實踐證明,圣賢文化是一種莊嚴人心的力量!致良知四合院的創始人白立新老師總結說:“千變萬化不離開這顆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直就在講我們這顆心,一直在引導我們這顆心朝向圣賢,深深地扎根人民,緊緊地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是當今的大道。文武之法即堯舜之道,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是文武之法,也是堯舜之道。這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2017企業家致良知(北京)論壇新聞發布會,在全場《祖國頌》的合唱中結束,讓我們共同期待11月28日—30日,于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召開一場商業與哲學的盛會!
?
相關鏈接:
軍報:將慰安婦老人截圖制成表情包是對良知的褻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