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吃一頓火鍋,感受成都的快意濃烈;再到成都高顏值的獨立書店里坐一下午,吃茶翻書,體會城市俯拾皆是的慢,恰似濃烈過后的悠悠余溫,余味無盡。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實體書店復興在成都:讓書店成為更多人的日常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10-20 14:49

      實體書店復興在成都

      成都人共同呵護和打造了這座城市的書香氣韻,讓書店在這座城市能夠如此熨帖地融入當地生活

      文/陳燕妮

      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在成都這座旅游城市里,年輕人有一種新玩法:

      吃一頓火鍋,感受成都的快意濃烈;再到成都高顏值的獨立書店里坐一下午,吃茶翻書,體會城市俯拾皆是的慢,恰似濃烈過后的悠悠余溫,余味無盡。

      即使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的人,也很難講清楚從什么時候起,書店成為靜靜感受成都氣息的好地方。因為書和書店成為關注焦點,成都也不是第一次了。

      今年9月中旬,來自十多個國家的書店代表相聚成都,在2017國際書店論壇上,對“書店力:書店與城市風格”進行了探討。這是國際書店論壇第二次在成都召開。

      在此之前的兩三年里,成都已經讓國內實體書店翹楚,如方所、言幾又、西西弗以及新加坡的Page one,遍布這座城市的街頭巷尾,今年又新增被稱為“中國最美書店”的鐘書閣、文軒BOOKS等。

      與北京等地不同的是,成都幾乎每個大型商場內都有一家或幾家高顏值的書店。

      如今,一入成都,浸潤書香——這座城市里的實體書店多達770家,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就有22家,是全國品牌書店集聚度特別高的城市。“書香成都”的名號漸漸傳了開來。

      “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讓成都培養出一種城市氣質、養成一種思維方式、形成一種時代風尚。都說書店不僅僅是書店,更是一座城市氣質的反映。《中國新聞周刊》走訪了幾家位于成都的實體書店,透過書店去感受這座城市的面貌,和城市里的人的變化。

      一座讓實體書店復興的城市

      這個9月,在浙江工作了一年半的何云,回到了成都重新找工作。他在成都上了四年大學,再回來時,發現他所居住的位于城南的高新區,新開了兩家讓他十分中意的書店:鐘書閣和文軒BOOKS。

      心情不好的時候,他會來書店逛逛;他明白找工作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想不清楚自己要什么的時候,他也會來書店逛逛,“讓自己的心寧靜一下”。

      回到成都定居,他說是因為這座城市的包容性。如今住的地方又有兩家大型書店,更讓他慶幸自己之前的決定。

      和何云留在成都的原因異曲同工,今年剛從四川大學畢業的李璐,不愿意回到家鄉就業,即使父母已經為她安排好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因為老家沒有‘方所’書店。”李璐說。

      方所是最早一批讓成都市民感受到“原來書店還可以這么開這么美”的實體書店,2014年底進駐成都。之后再競相入蓉的實體書店,如西西弗、言幾又、鐘書閣、文軒BOOKS,都和方所一樣,有一些共同點:高顏值,占地1000平方米以上,集書店、美學生活、咖啡與茶、展覽空間等于一體,不僅提供知識,還致力于成為都市人在家和公司之外的精神休憩之所、靈感空間。

      李璐表示,不少同齡人,會把一座城市獨立書店的數量和質量,作為這座城市與自己合不合拍、宜不宜居的評判標準之一。“進入一家好的書店,就會接觸到知識、文化、生活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給予我們不同的觀點,在這座城市里感受到更多探索和挑戰的機會。”她說。

      和李璐一樣,閑暇時間,獨自一人或仨倆朋友約著泡書店,已經是很多成都學生、白領的日常。

      家長和孩子們也多了一個好去處——這些書店都專門設置了別致有趣的兒童閱讀區。別的地方為一杯網紅飲料排隊,但周末下午兩點,文軒BOOKS的兒童書店門口就會大排長龍。這個有著國際象棋和猛犸象書架、星空閱讀區、蘑菇繪本區的專業兒童書店,開業以來家長和孩子們就“用腳投票”表達了喜愛。

      在成都看見實體書店客流涌動的景象,讓人很難想象,僅僅兩三年前,書店還像孤島一般,佇立在城市的一隅,期盼人們的目光能夠多一點停留。甚至因為電商競爭和房租上漲,國內市場上還到處是書店關門的消息。

      究竟是什么,讓連續多年衰退的實體書店在成都悄然“逆襲”?

      書香是成都重要的文化氣質

      “讀書是成都人一種自在的生活方式。”在2017國際書店論壇上,方所創始人毛繼鴻這樣說道。這是他三年前把方所的西南第一站選在成都的原因之一。

      方所公共事務處總監徐敏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在她看來,成都人對讀書的熱愛與生俱來。閱讀需要心平氣和,而天府之國的自然環境,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蘊,以及成都人那一份骨子里的閑逸與篤定,無不與之契合。

      成都人愛讀書也從數據上得到了驗證。2015-2016年度,成都市居民紙質閱讀量為7.1本,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5本。亞馬遜中國2017年發布的“閱讀電子化程度城市排行榜”中,成都位居全國第二。

      鐘書閣成都店長趙曉梅表示,在他們店里銷售排名前列的是文學類、國學類的圖書,從中可窺見成都人的人文情懷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

      讓書店在這座城市能夠如此熨帖地融入當地生活的,除了喜歡閱讀的市民,城市對實體書店政策的引導也密不可分。城市的規劃者早已看到,一座城市的氣質,不能缺少文化載體,書店則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因此成都成為中西部首個出臺實體書店扶持獎勵政策的城市。2015-2016年,成都累計扶持獎勵實體書店41家次,連續兩年對評選出的實體書店給予總額達1158萬元的資金獎勵。

      與其說書店成為了這座城市的文化紐帶,不如說是成都人共同呵護和打造了這座城市的書香氣韻。如此一來,書店就有更多的時間與心思去做好本分的事,通過陳列、空間的構造、展覽、講座,與來書店的人發生各種連接。

      同時把閱讀的體驗做到極致。《中國新聞周刊》在文軒BOOKS看到的一幕是,當有讀者提出要看某本新書時,店員二話不說就拆了外包裝遞給他。在書店里,愛書的人的需求比什么都重要。閱讀氛圍也就這樣被營造了出來。

      讓書店成為更多人的日常

      當城市成就了書店,書店也會反過來滋養城市。

      這些進駐成都的書店,均采取了“連鎖不復制”的經營方式,從空間設計到衍生產品上,突出與成都的地域文化緊密結合。

      一進入鐘書閣,四周就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成都元素:古城墻、竹林、熊貓;文軒BOOKS邀請成都本土知名設計師殷九龍的美學生活主題館入駐……隸屬于文化創意產業的書店,也在不遺余力地為城市品牌傳播盡一份力,傳遞著成都的城市文化和精神。

      今年7月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上,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范銳平就提出,成都要把文化創意、深度體驗和生活美學,融入市民的衣食住行游購娛各領域。書店正是文創與城市融合的體現。“書店力”不容小覷。

      如何讓實體書店與城市文化深度互動融合,是成都正在探索的。書店的形式或許會變,但將一直存在,以更深入的方式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

      按照成都市文廣新局的發展規劃,明年年底成都將建成150家社區書店。如此成都將既有類似的文化地標書店,也有各具特色的中小型書店,還有散布在大街小巷的社區書店,讓愛讀書的成都人稍微走出家門,就能到書店尋找精神食糧。

      “有一天,城市里的書店數量可以和藥店一樣多。”徐敏的愿望或許很快就能實現。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

    相關鏈接:

    “共享書店”實為服務創新的有益范本
    “跨界”實體書店,創造新“公共空間”
    出版機構紛紛開辦實體書店 呈現互聯網時代新格局
    書店、銀行相繼殺入共享圖書市場 新書怎么辦?
    沈陽書店用7000余冊圖書建4米多高巨型“書塔”

    ?

    相關鏈接:
    沈陽書店用7000余冊圖書建4米多高巨型“書塔”
    書店、銀行相繼殺入共享圖書市場 新書怎么辦?
    出版機構紛紛開辦實體書店 呈現互聯網時代新格局
    “跨界”實體書店,創造新“公共空間”
    “共享書店”實為服務創新的有益范本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作者:高辰] [編輯:金慧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