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生態本底 還民綠水青山
——海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綜述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海口最大的發展本錢與核心競爭優勢。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海口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以今年2月7日全面啟動的城市更新為依托,全面加強生態修復保護,構筑綠水青山的百年大計與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本底,讓海口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空氣更清新,讓市民群眾有更多的幸福感。
水體治理成效顯
望山見水憶鄉愁,體現的是綠色情懷,是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的最佳詮釋。
時下,路過美舍河的市民發現河水不再黑臭,河道旁的水泥護坡不見了,露出了原始的紅色土壤,岸邊栽種了綠草紅樹。水中的雜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苦草、狐尾藻等水生植物。魚兒回來了,白鷺、棕背伯勞、白頭鵯也飛來了,梯田里一聲聲的蛙鳴,輕易地就勾起前來休閑市民的童年記憶和美麗鄉愁。
美舍河曾經是一條年年治、年年不見好的“老大難”河道。在城市更新過程中,海口提出用生態立市。2016年4月,海口啟動了美舍河綜合治理工程,圍繞“生態修復”“服務民生”等核心理念,將水體治理融入生態修復,以水體治理惠及民生,用生態修復進一步激活城市的發展動能,提升城市的顏值和價值。累計清理淤泥35萬立方米、建設38套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在系統治理的思路之下,而今美舍河成為海口市的一張新名片。
在美舍河治理初見成效的同時,全市31個水體采取清淤疏浚和控源截污等綜合措施治理,建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河岸護岸,自然留存地方特色的水體沉水生態系統,逐步修復和疏浚地下網管。經過數個月的多方努力,全市水環境治理初顯成效,多個水體消除黑臭,監測水體水質均有改善。
濕地推動城市增值
濕地是“地球之腎”,是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和自然資本。
海口市委、市政府把生態建設作為當前海口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等生態文明建設理念,開展城市修補、生態修復,濕地資源不僅得到保護,而且面積逐漸擴大、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一批濕地公園、保護小區正在興起。
2016年12月,委托天澤(濕地)保護技術研究院編制《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全面加強海口市濕地資源保護與恢復。
今年3月,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通過了《海口市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實施方案》及《海口濕地保護修復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建設一批國家、省級濕地公園和濕地自然保護區,實現2019年全市濕地面積不低于43萬畝的目標,并積極申報世界濕地城市。
近三年,全市已投入資金80億元用于濕地保護修復相關的水環境整治工作,開展包括海綿城市建設、點面源污染防治、水量保障等方面工作,取得了較好的保護成效。
“海口成立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和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建立了專門的濕地志愿者隊伍,濕地保護工作走在全國前列。”自去年開始,就參與和支持海口濕地保護工作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明祥說,海口的濕地保護工作成效顯著。去年12月,國務院頒布《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海口早于這之前,就開始了啟動了全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并于今年6月份評審通過。
治理與立法同步
從制度上保證延續性,市委市政府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心堅如鋼。
為防止河流治了污、污了治,海口全面推行河長制,全市195個水體列入河長制實施范圍,其中江河類36個、溝渠類24個、湖泊類6個、水庫類129個。市四套班子領導分別擔任23個市級水體的河長。
為了防止整治好的環境被再次破壞,采取了治理與立法同步的做法,對治好的河流和濕地推動地方立法保護。對已經形成治理效果的美舍河,制定了《海口市美舍河保護管理規定》進行立法保障;今年6月30日,海口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決定》,海口的濕地保護走入法制軌道。
為了保護綠水青山,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海口市持續開展環保專項行動,不斷加大執法力度整治違法排污企業。在行政執法方面,海口改變了行業單邊作戰的方法,市區兩級環保、水務、市政等部門聯合行動。
市生態環境保護局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海口市共立案查處181宗環境違法案件,執法人員加大美舍河沿線監管,共罰款排污企業32家170萬元,海南醫學院、中海錦城工地向美舍河直接排污,頂格處罰50萬元,并將相關責任人移送公安行政拘留。瓊山區對海口鑫大興建材有限公司拒不整改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行為實施按日計罰,罰款260萬元,這是目前海口環保今年以來開出的最大一筆罰單。
生態經驗點贊多
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最大本錢。
海口依江擁海,水脈貫通,自然條件和生態本底十分優越。在海口全面啟動城市更新后,加強生態修復,完善綠地休閑與游憩服務功能,并綠地建設結合旅游,激活城市活力,展現熱帶海濱地域特色與文化風貌。
通過實施“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工程、江河通海綠廊工程、城市公園提質工程、綠道游憩體系建設工程,以及主城區濕地公園、森林公園、“生態綠環”建設工程以及南部生態帶生態修復工程,把海口建設成為“本市居民的宜居花園、全國人民的后花園、世界友人的綠色花園。”
海口市著力在增綠護藍上下功夫,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也頻頻獲得中央媒體點贊:
——3月17日,《人民日報》和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點贊海口生態之美,點贊“醉美”東寨港紅樹林。
——4月5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發消息《海口美舍河,美麗在回歸》,并于13版刊發通訊《美舍河,美麗難舍》,聚焦海口用生態修復理念治理水體。
——8月5日,央視《朝聞天下》以《海南海口:城市山水林湖 守護美麗鄉愁》為題報道點贊了海口美舍河生態修復情況。
——8月20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發題為《海南海口:守護濕地 換來惠民好生態》的報道,從羊山濕地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的一個側面,展現了海口啟動城市更新,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取得的成效。
——9月19日,《光明日報》海口:內修氣質外增顏值迎盛會;《經濟日報》點贊海口:腹有詩書氣自華。
不可否認,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海口久久為功,不遺余力,以堅實的步伐走出一片新天地,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央媒一系列的關注和點贊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記者祝勇
(海口網9月28日訊)
?
?
相關鏈接:
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規劃編制扛起海口生態擔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