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向市民介紹宣傳資料。記者黃一冰 通訊員 鄭峻敬 楊潔云 攝
相關新聞
志愿者:為社會和諧 貢獻力量
海口網9月26日消息(記者謝大強)秀英區在秀英街道書場村舉行的《民法總則》全民宣傳進社區活動現場,海南省衛生學校2016級醫學影像班的志愿者彭霞霞格外忙碌,不時向居民發放普法宣傳資料,引導居民觀看普法宣傳展板,到不同單位進行法律咨詢,還和其他志愿者一道走進書場村沿街鋪面,向店主和居民發放“普法大禮包”,宣傳引導群眾學習法律知識。
“我今后會好好學習法律知識,不僅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同時還要向周邊人宣傳法律,引導大家都用法律來解決問題。”彭霞霞說,她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但當普法志愿者還是第一次,當看到《與法同行》案例釋法宣傳資料后,一下被這些發生在身邊的案例所吸引。“它引導人們如果遇上矛盾糾紛及法律問題該如何去做。”彭霞霞說,在她老家臨高農村,一些村民遇事不冷靜,遇上矛盾糾紛常常用拳頭武力來解決問題。她會在學習之余,多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繼續做一名普法志愿者,向身邊的人宣傳法律知識,教育引導村民用法律解決矛盾。“當一名普法志愿者,不僅自身受益,也能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一份力量。”
律師:群眾維權 意識有提高
海口網9月26日消息(記者謝大強)“現在群眾的維權意識普遍有提高,遇上法律糾紛會撥打12348熱線或向我們律師打電話咨詢,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通過個人方式或信訪渠道來解決。”在秀英街道書場村舉行的《民法總則》全民宣傳進社區活動現場,接受群眾法律咨詢的海南正凱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隋鶴為我市普法宣傳效果點贊。
隋鶴經常參加我市法律宣傳進社區、企業等公益志愿活動,他說,平常群眾咨詢的法律問題以婚姻、民間借貸、勞動爭議等為多,一些群眾遇上涉法問題,由于對程序的不熟悉,不知道找哪個部門,會走不少彎路,有的因時間太久,甚至超過訴訟時效。“通過法律宣傳進社區活動,面對面接受群眾的法律咨詢,涉及的職能部門或律師會指引群眾怎么去做,群眾就會少走彎路。”
?
相關鏈接:
海口美蘭區推動“互聯網+村務公開”常態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