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行業在經過近3年的艱苦轉型,終于迎來回暖的曙光,銷量一度下滑的方便面行業已實現企穩回暖,而拉動方便面行業指數提升的則是企業的不斷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方便面行業曾一度被披上“不健康”標簽,行業一度出現下滑態勢,而隨著企業的不斷創新,天然配料、面體創新、增多食用方式等成為轉型主要路徑。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康師傅的DIY面、金湯系列產品,統一的臺式半筋半肉牛肉面、相拌一城上海蔥油拌面產品,日清的拉王系列產品,今麥郎的刀削寬面系列產品,白象的骨湯煮面系列產品,主要品牌企業從面、湯、味、料多個方面開展創新,在2017年上半年均取得不錯的銷售業績。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份,已有22.5%的城市家庭購買過高端方便面;月收入2萬元以上的出國旅游者中,42.8%會攜帶方便面。方便面不再是藍領工人的專屬快餐,越來越多的中產階層加入了“吃高端面”的潮流。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面制品分會最新統計數據也顯示,2016年主要方便面生產企業產量達362.4億包,與上年的362.5億包持平,銷售額511.69億元,較上年的490.91億元同比增長4%,全行業呈上揚趨勢,行業發展趨于穩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孟素荷理事長指出,在有舍有得之中,方便面行業加速轉型,產品創新、消費升級、調整價格,三大因素共同拉升2016—2017年方便面行業止跌回暖,有效實現了產業鏈的價值提升。
事實上,在行業內生創新發展的同時,消費環境的變化和新興網絡渠道的快速崛起,也為方便食品行業搭載消費升級快車,提供了強勢助力。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鐘凱表示,對于輿論中廣泛存在、良莠不齊的飲食類信息,建議加強引導,使民眾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相關信息關注、獲取習慣。
在業內人士看來,以方便面為代表的方便食品行業,在為消費者提供安全、衛生、美味、方便的食品的同時,也為解決主食工業化、農產品價值提升、農民增收等一系列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方便面行業加工全國小麥12%以上,消耗蔬菜、香辛料、肉、蛋等農副產品5%以上,并作為重要的“應急救災”物資,為應對重大突發事件和救助受助群體提供了重要保障,成為食品工業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
事實上,日前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大力促進主食產業化。支持推進主食制品的工業化生產、社會化供應等產業化經營方式,大力發展方便食品、速凍食品。這一發展要求,無疑為剛剛突破困境的方便食品行業送來了新的春風。
種種跡象表明,以方便面為代表的方便食品行業,通過創新突圍,已經度過了最嚴酷的寒冬。通過持續創新向健康轉型,不斷贏得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實現行業和諧有序的穩健發展,解答好這一課題,將是方便食品行業對于本輪產業經濟轉型和消費升級的最好價值和最大貢獻。
?
相關鏈接:
杜海濤爆料吳昕愛吃方便面 欲為快樂家族建養老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