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陸海統籌”推進海洋生態保護工作
海口網8月25日消息(記者羅津)海口因海而生、因海而興,保護好、利用好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海灣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日前,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根據海口制定的初步方案,海口計劃2017年—2019年在全市建立“灣長制”工作機制,將建立空間規劃“一張圖”,推進涉海相關空間規劃與海洋空間規劃的協調一致。
“灣長制”是我國應對復雜海洋環境問題的制度創新,其核心是要建立黨、政“一把手”主抓的責任制度體系。主要通過開展海灣污染源排查,明確清理整頓清單,加強入海污染物聯防聯控;加大環境治理力度,開展陸源污染排放量評估,提升海灣環境承載力及監測、評估、預警能力;推進海洋綜合管理,實施空間資源規劃,堅持“陸海統籌”,聯動落實“多規合一”;加強海灣資源配置,優化海洋產業布局,促進海灣永續利用和綠色發展等方式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建設海洋生態文明。
海口市管轄海域包括金沙灣、海口灣和鋪前灣,海域面積83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36.2千米,全市海洋生態環境優越、海洋生物資源富饒、海島和港灣數量眾多、濱海旅游資源豐富、擁有全國連片面積最大的東寨港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等。
根據海口制定的初步方案,2017年—2019年,在全市建立“灣長制”工作機制,要通過嚴格實施“灣長制”,有效改善海洋環境質量,提升海洋生態服務功能,美化海岸景觀,強化海洋防災減災能力。
未來,海口將建立空間規劃“一張圖”,推進涉海相關空間規劃與海洋空間規劃的協調一致,落實“多規合一”。編制《海口市海岸帶保護與利用規劃》《海口市海島保護與利用規劃》《海口市海域、海島有償使用管理辦法》和《海口市海洋產業發展規劃》,修編《海口市海洋功能區劃》等系列規章制度,完善海灣空間資源利用規劃體系,防控海灣外來入侵物種等。
編制《海口市海洋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預警管理辦法》《海口市海洋污染物聯防聯控制度》實施空間資源規劃,堅持“陸海統籌”、“海澄文”一體,削減五源河、丘海大道泄洪溝和龍昆溝的入海排放量,聯動落實“多規合一”;控制海水養殖污染,加強養殖污水處理;控制船舶排污污染,嚴格管理游輪、貨輪等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洗艙水、壓艙水等的排放活動,清理非法設海灣資源配置的小漁港,促進漁船集中停放。 不僅如此,還會制定《海口市海上活動行為規范》,倡導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制定《海口市居民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獎懲制度》,形成公眾參與海灣生態環境建設獎懲機制,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處罰,對保護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獎勵。
?
相關鏈接:
藥房氣味影響周邊居民 海口龍華區迅速落實群眾舉報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