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灰犀?!保烤故裁磥眍^?
制圖:李姿閱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閉幕后,人民日報刊發系列評論員文章,提出“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引起社會各界對“灰犀?!钡年P注和熱議。相比大名鼎鼎的“黑天鵝”,“灰犀牛”這一相對陌生的概念究竟指的是什么?有哪些典型的此類事件發生過?研究“灰犀牛”問題,對當前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將帶來怎樣的啟示?記者走訪相關專家,試著為您作出最新解讀。
“灰犀?!?/font>
與人們熟知的“黑天鵝”概念一樣,“灰犀?!笔且粋€舶來品,它在國外被提出并應用也是近幾年的事。
2013年1月,美國學者米歇爾·渥克在達沃斯論壇上,針對大概率、影響巨大的事件,首次提出“灰犀牛”概念,這個大膽而新穎的觀點立刻觸發社會學界尤其是人類決策與判斷研究領域的極大興趣。2015年,倫敦商學院知名教授邁克爾·雅可比基于渥克的提法,首次發表了系統闡釋“黑天鵝”到“灰犀牛”趨勢演變的論文,該文在國外刊載后被翻譯引進,這也是“灰犀?!笔状纬霈F在中國大眾視野。
隨后的2016年,渥克經過整理和研究,出版了一本顛覆人們既往認知的著作《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渥克提出,“灰犀?!敝饕该黠@的、高概率的卻又屢屢被人忽視、最終有可能釀成大危機的事件。她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把大量時間和精力用在那些會對我們心理和情感造成沖擊但發生概率極低的事情上,因此沒能注意到那些發生概率極高、應該提早預防的事情。如果我們正在尋找的是“黑天鵝”,那么我們就不可能看到“灰犀牛”。
“黑天鵝”可怕,“灰犀?!币部膳?/strong>
被大多數人選擇性忽視,錯失最好時機,導致極其嚴重的后果
也許很多人會好奇,為啥米歇爾·渥克偏偏選中“灰犀?!边@個概念呢?
“灰犀牛并非嚴謹的學術概念,而是對概率大、沖擊力強的風險的貼切比喻,代指沒能及時阻止本來有能力、有機會阻止的災難。”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董希淼介紹,灰犀牛體型巨大,本不該被忽視,但正因為其貌似愚笨粗拙,才讓我們低估了它的風險,疏于防范。
生長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灰犀牛,身軀龐大,給人一種行動遲緩、安全無害的錯覺,從而時常忽略了危險的存在——當灰犀牛被觸怒發起攻擊時,卻會體現出驚人的爆發力,阻止它的概率接近于零,最終引發破壞性極強的災難。
“概率大、破壞力強是‘灰犀?!录钪匾奶卣鳌!敝袊缈圃航鹑谒y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指出,“灰犀牛”事件的風險其實很容易被發現,卻被大多數人選擇性地忽視,或者將其當作一種正常的現象來認可或接受,以至于錯失了最好的處理或控制風險的時機,最后可能導致極其嚴重的后果。
曾剛指出,從國外經驗看,“灰犀牛”事件往往都是破壞力極強,一旦發生,對經濟社會的負面影響很大。這一方面是因為“灰犀?!憋L險的形成往往牽連甚廣,要有效防范,從整體上進行統籌和推動,在制度慣性之下,這顯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另一方面是因為人們的主觀意識存在偏向性,容易低估風險,對即將到來的禍患視而不見,貽誤了最好的危機處理時機。
“黑天鵝”很多,“灰犀?!币埠芏?/font>
很多危機事件,與其說是“黑天鵝”,不如說更像是“灰犀?!?/font>
“灰犀?!钡奶岢?,給原本為人們熟知的“黑天鵝”概念帶來強烈沖擊。在渥克看來,我們這個社會的絕大多數危機,并非發端于不可預測的小概率事件(“黑天鵝”),而是大概率、高風險事件(“灰犀牛”)不斷演化的結果,這些風險的存在早就廣為人知,卻由于體制或認識的局限,沒有得到積極防范和應對,最終升級為全面的系統性危機。
“很多危機事件,與其說是‘黑天鵝’,其實不如說更像是‘灰犀?!!鄙虾X斀洿髮W教授胡怡建認為,“灰犀牛”與“黑天鵝”事件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實際上兩者之間并沒有明顯區分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又可互相轉化。“黑天鵝”與“灰犀?!豹q如一對雙生子,提醒人們對可能因為發生一些不尋常事件造成大震蕩的大概率風險和小概率風險都應保持足夠警惕。
2008年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至今余波未平,在很多人看來,這場以雷曼兄弟突然倒閉為標志的風險事件是不可預測的“黑天鵝”,而現有的很多證據表明,源于美國“兩房”(房地美、房利美)危機的風險,早已被頻頻預警,卻被大多數人忽視。
2000年起美國房地產市場高度繁榮,房價持續上漲,住房抵押貸款規模不斷攀升,在2007年達到總貸款的50%。2004年起美聯儲連續加息17次,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從1%升到5.25%,房價終于在2006年底止升回落,刺破了房市泡沫,并觸發了次級抵押貸款的違約風險。而早在2004年,一份聯邦調查局的報告警醒人們提防抵押欺詐的大范圍爆發;2007年開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清算銀行不斷發出警告;2008年1月,達沃斯論壇的風險報告指出,預期的房地產市場衰退、流動性資金緊縮和居高不下的油價都實實在在地發生著,推高了經濟崩潰的風險性。這期間的先知先覺者并不在少數,圣路易聯邦銀行總裁威廉·普爾和路易斯安那州的議員理查德·貝克都曾預言房利美和房地美將出現大問題,但直到2008年“雷曼時刻”,人們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類似的還有卡特里娜颶風事件。2005年8月25日,卡特里娜颶風首次從美國佛羅里達登陸,29日再次登陸墨西哥灣沿岸新奧爾良外海岸,給新奧爾良市造成了極大破壞,是美國歷史上損失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而當年1月,市政高官就已看到了一份詳盡的災難預防計劃書,颶風到來前一個月還召開了關于颶風準備工作的研討會,但政府推遲了颶風防御工作并拒絕采納相關建議,最終颶風狂掃,造成巨災。
渥克還認為,類似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這種突發事件,其實也是“灰犀?!?。從1977年起,航天飛機制造商就發現火箭推進器中存在一個設計缺陷,在外部環境溫度較低時進行發射,可能導致嚴重的風險,就在發射航天飛機那個早晨,幾位工程師還提出警告。但美國國家航天局沒有理會這些警告,結果釀成悲劇。事后調查表明,只需要將發射調整到一個相對溫暖的天氣,所有損失都可以避免。
“風險總是被提起,卻又總是被忽略?!倍m抵赋?,從國外這些“灰犀?!笔录砜?,發生的關鍵在于大多數人對于可預見的危機熟視無睹,不及時采取行動,終致重大危機。
我們身邊有沒有正在發生的“灰犀牛”?當然也有,比如全球氣候變暖??茖W家們已經指出,二氧化碳濃度如果超過350ppm(百萬分率)就非常危險,而2015年已經達到了400ppm。氣候變化導致一次又一次的災難,盡管危害顯而易見,但全球氣候談判舉步維艱,近期美國更是一意孤行地退出了《巴黎協定》,讓氣候變化這一“灰犀?!笔录栽诓粩嘞蛭覀儽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