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一位媽媽帶著4歲兒子去游泳,可管理員不讓男孩在女更衣室里換衣服。女子稱小孩只有3-4歲,父親也沒來。但管理員仍不同意,女子稱都被罵哭了。游泳館規定,超過3歲,孩子一律不能進異性更衣室。(7月24日 《都市快報》)
“男女有別”對于成年人來說是一個基本的生理觀念,但是對處于生長發育“啟蒙”階段的孩子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根據北京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國際論壇上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多數小學生性自我辨知的知識匱乏,不能正確認識隱私部位。調查顯示,在453名學生中,僅有24人能正確選出全部隱私部位,即胸部、排尿部位和臀部的生殖器官,占總人數的5.39%。
父母帶孩子進入異性更衣室引起尷尬已經屢見不鮮,據有關調查,67%的家長在帶娃游泳時遇到過類似尷尬。雖然很多游泳館已明確規定,3歲以上兒童不允許進入異性更衣室,但是還是有不少任性的家長以孩子小,不懂事為由,覺得孩子們即使看到了什么也不會有危害。而被“觀看”者除了尷尬之外,似乎也不能找到什么有效的辦法來維護自己隱私權。
心理專家認為,兒童的性意識在兩歲的時候便開始露芽啟蒙,到三歲左右性別意識已逐步形成。如果讓孩子過早地接觸或者認識異性身體,勢必會造成孩子性早熟,甚至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社會性觀念認知。家長們對孩子“男”“女”觀念上的無意或者玩笑式故意模糊,會讓孩子本就充滿好奇的心理愈家迷惑,隨之產生一系列問題。然而,傳統觀念的影響讓中國家長普遍談性色變,不能夠正面、正確地為孩子解答心中難題,更有甚者用斥責和欺騙來“蒙混過關”,這反而會讓孩子加劇困境思考,從而陷入一個打不開的“死結”。
家長在糾正自己對孩子性啟蒙教育錯誤觀念的同時,這一困局也應該引起社會各界共同重視解決。根據許多網友建議,參考旅游景區的“第三衛生間”而設置“第三更衣室”或者專門的“兒童更衣室”都是些十分有益的舉措,不僅解決了家長們照顧小孩更衣的難題,也避免了為其他“游”客帶來難以言喻的尷尬。
我們要把孩子當做生命個體去尊重,告訴自己的孩子,在進入更衣室前,你是一個男性(女性),不僅僅是個小孩。不要讓兒童性啟蒙、性教育總是陷入亡羊補牢的遺憾,父母必須主動承擔引導責任,未雨綢繆。(冷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