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最近一名上海的外賣送餐人員的遭遇卻讓人唏噓不已。網友上傳的照片顯示,一名戴著遮陽帽的男子蹲在烈日下,手里提著兩個塑料袋。據稱,這名送餐人員面前的大門處雖然有陰涼處,但因為寫字樓規定外賣不得進門,他只能蹲在門口的大太陽下,等待顧客來取。
這條消息引發了廣泛的討論,關于外賣送餐人員的高溫補貼問題再一次被拉進了公共視野。就在前幾天,工人日報等單位發布了2017年《戶外高溫勞動者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每天工作超過8個小時的高溫勞動者主要集中在環衛和外賣配送行業。然而,能享受到高溫補貼的外賣送餐人員卻寥寥無幾。
外賣配送行業的從業人員流動性強,從業人員與外面平臺間的雇傭關系也相對較為復雜,這些原因都導致了這個行業中高溫補貼的落實困難重重。在這樣的情況下,誰能為送餐人員的權益提供保障?誰又該為他們的高溫補貼買單呢?
“高溫津貼能否發放到位”這一逢夏必“熱”的話題,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然而,最近很多省市連續多天四十度高溫,一些不得不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勞動者當中,拿不到高溫津貼的,卻不在少數。
北京市政工人:干一半就不想干了,太熱,受不了。誰補貼給你啊,老板太狠了。
蘇州戶外保潔人員:昨天問老板了,老板說不知道,沒有,哪來的高溫費啊?
合肥某企業員工:降溫費啊?我們是沒有,從來沒有。
當然,也有為數不少的勞動者所服務的單位,貍貓換太子,以發放實物代替高溫補貼。
合肥私企員工:夏天高溫會提供一些綠豆之類的,供大家降暑。
鄭州某私企員工:天天發水,一天發兩瓶水,另外,仁丹、十滴水都發的。
蘇州某工地工人:一人一瓶風油精,一人一個盆,一人一條毛巾,還有一人一瓶水。沒發錢。
有媒體報道稱,杭州六成以上快遞員還沒有領過高溫津貼。圓通快遞員陳偉說:“多勞多得,你送一票件拿一元,沒有其他收入了。”
韻達快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表示,他們和圓通、申通、中通等大多數快遞公司一樣,都是采取直營+加盟的經營模式,加盟網點普遍占到六成以上,由于管理松散和自負盈虧,加盟點的快遞員幾乎都沒有高溫津貼一說。
如果企業就是不發高溫津貼該怎么辦?多地勞動監察部門稱,可以先協商,協商不成,可以向有關部門舉報,“您可以先跟用人單位協商,協商不成功,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舉報。如果日最高氣溫達到了35度以上,勞動者又從事室外工作,如果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勞動者可以到有管轄權的勞動監察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但這在很多勞動者看來,并不現實,“我們快遞員的確很辛苦,這高溫津貼按理講應該要發,如果不發也不會投訴,不想丟了工作。”、“說是一天補貼10塊錢,我們有時候一個月在戶外干半個月,也就是150塊錢。領導要是主動給咱就要著了,要是單位不發,總不至于為這點錢跟領導吵吧。”
而從用人企業的角度看,高溫津貼落到每個員工頭上看著不多,但落到企業頭上的總支出卻不少,“我們會在工資當中會有一點點補助,因為考慮到經營成本各個方面,在100多塊錢。總共員工現在有140人左右,如果按照國家規定,我們每個月要多支出好幾萬塊錢,而且六、七、八三個月也是經營的淡季,進入高溫天氣我們水電費用也會增加,很難達到這個標準。”
但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法規對拒不發放高溫津貼的企業,缺乏有效的處罰措施,這是高溫津貼難以落實的一個重要原因,“據我們了解,目前沒有相關的對企業不發放高溫費處罰的,這些企業有可能連勞動合同都沒簽。你不發,對用人單位或企業進行怎么處罰,這目前是一個空白。”
有法律界人士認為,推動高溫津貼落實,勞動監察部門應該有更積極的作為,“國家應該制定更加細化操作性更強的法律法規,勞動監察部門要轉變執法觀念,應由主要以勞動者投訴為主的被動執法方式,轉變為主動去監察的主動執法方式。”
高溫津貼落實難,固然與勞動者不愿意或者不敢主張自己的權益有關,但也需要監管部門積極作為,需要用人單位將心比心地體恤員工的辛苦,履行法定的義務。滴在烈日下的汗水,應該有人來為它買單。
?
?
相關鏈接:
遺失身份證 深圳一快遞員名下被他人注冊26家公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