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借助政府幫扶,龍泉鎮貧困戶吳岳全的種養事業越做越大:
“只要肯干,脫貧就在眼前”
圖為吳岳全準備喂養鴨子。 記者孫衍玲 攝
12日下午,記者在龍泉鎮見到吳岳全時,他剛從池塘過來,腳上穿著雨鞋,黝黑的臉上還掛著雨珠。“天下雨,我得去看看鴨子才放心。”吳岳全一說起自己養的雞鴨就滿臉笑容。他說,現在雞有了,鴨有了,還有牛羊,家里孩子上學的事也解決了,只要好好干,今年一定能脫貧。
通過賒賬當起了羊倌
吳岳全是龍華區龍泉鎮美仁坡村的村民,今年55歲,育有4子女。以前家中只有一畝土地,妻子患有甲亢,家庭負擔全落在吳岳全身上。家里的收入主要靠種植冬季瓜菜,收種季節外就下河捕些魚蝦,或者去敲石磚來賣,家里能基本維持生活。
但家里的孩子要上學、妻子要治病,只是這些收入遠遠不夠,吳岳全也不愿意讓孩子放棄上學。“讀書才能改變命運,再苦再累也要供孩子上學。”吳岳全深知讀書的重要性,但生活的壓力真的讓吳岳全無所適從。
為了妻子和孩子,吳岳全想通過養殖來賺錢,但無力買幼崽。吳岳全肯苦干,于是他和賣羊村民商量,賒兩頭母羊給他,母羊還是屬于賣羊的,但由吳岳全來養,母羊下的第一批幼崽給吳岳全,之后下的幼崽則是兩人平分。就這樣,一直到兩年后他才把母羊還回去,從此,吳岳全真正開始自己的養羊事業。
政府幫扶開啟養殖事業
雖然吳岳全通過努力有了幾只羊崽,但要通過養殖脫貧還是很困難。2016年3月,經過考察,吳岳全一家被列為精準扶貧戶,吳岳全表達了自己想養鵝、雞、鴨的意愿。7月份,龍泉鎮政府為吳岳全購買了兩頭牛,又把他和其他5戶精準扶貧戶組織起來,幫扶了1000只鵝苗,以及鵝飼料。六戶扶貧戶經過幾個月的養殖,終于在春節前賣掉了這批鵝,人均分得一萬六左右,而這些錢也成為吳岳全開啟養殖事業的資金。
2017年5月,政府出資1萬元給吳岳全購買1600只鴨,吳岳全自己又出資購買200只鴨,這1800只鴨就是吳岳全的養殖“事業”。吳岳全說,現在生活有勁頭了,雖然勞累一些,但很充實。每天早上起來先去喂鴨,之后把牛、羊牽到草地上放養,回來后又下田去種植瓜菜,之后又去看看牛羊,看看鴨,這一天就這么充實地過去了。如今有了政府的幫扶,只要肯干,脫貧就是眼前的事了。
積極充電變身“專家”
“菜葉子黃了是霜霉病,菜葉子背面有粉白粉白的是白粉病。”“鴨子要養在有草地有水的地方,場地要先消毒,鴨一個禮拜后要注射疫苗……”說起種養的知識,吳岳全張口就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是種養專家,而這些知識都是吳岳全積極上扶貧夜校和學習班所學到的。吳岳全說,以前種養都靠經驗,禽畜生病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更不知道該如何提前預防,瓜菜蔫了黃了也不知道該怎么辦,現在這些知識基本上都了解了。
每次的扶貧夜校,吳岳全基本都去聽,收獲也不小。吳岳全說,聽別人講脫貧致富的路子會感到很振奮,也想大干一場,雖然條件不一樣,但有這份心思了就會用實際行動去因地制宜開啟自己的致富路。
不僅是扶貧夜校,政府還不定期開設學習班,請專家傳授種養知識。每次開設學習班,吳岳全都會積極上課,認真學習。“只會埋頭苦干也不行,還得學習科學知識才行。”吳岳全說,現在什么都有了,孩子都出來了,剛考上大學的孩子也有助學幫扶,日子越來越輕松了,相信今年一定能脫貧。
記者孫衍玲
(海口網7月20日訊)
?
?
相關鏈接:
海口永興鎮貧困戶上央視 成了“電商網紅”
海口甲子鎮貧困戶林書山:只要肯努力 致富夢不再遙遠
海口永興鎮104戶貧困戶開設微店 銷售額超百萬元
海口永德村書記陳槐柏:創電商扶貧新路助貧困戶脫貧
海口瓊山大坡鎮"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扶貧模式全覆蓋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